第四章 保盧斯的進軍 2.斯大林格勒城下(3 / 3)

第62集團軍所屬各部隊減員十分嚴重,它與左右兩側的友鄰部隊失去了聯係。第62集團軍兩翼堅守著伏爾加河岸邊。德軍飛機晝夜出動兩三千架次,而蘇軍空軍飛行架次不足德軍空軍的十分之一。

德軍全麵享有製空權。蘇聯第62集團軍的高射炮有一部分被德軍摧毀了,有一部分撤回伏爾加河左岸,從那裏可以掩護伏爾加河右岸的狹長陣地。蘇聯第62集團軍在右岸隻剩下不多的高射炮。

9月13日,第62集團軍高炮第1079團和第748團減員厲害,被迫合並,根本無法阻止德軍飛機從早到晚在斯大林格勒和伏爾加河上空的轟炸、掃射。

9月14日上午,第62集團軍有1個坦克旅隻剩下1輛坦克了,有兩個坦克旅沒坦克了,不久,它們都被調到左岸重新組建。

9月14日晚,由幾個旅、師組成了1支混合部隊,隻有約200名步兵,比1個滿員步兵營還少。

友鄰部隊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比如,步兵第244師,該師人數不足1500人,其中的步兵人數與1個滿員營差不多;步兵第42旅有666人,其中步兵不足200人;近衛第35師,步兵不足250人。其他各部隊的情況大體類似。第23坦克軍隻剩下40-50輛坦克,其中近三分之一壞了,隻有大炮能使用。當時,隻剩下內務部所屬的步兵第10師和3個獨立步兵旅是滿員的。

“卡爾”600自行迫擊炮並非重型坦克,但火力遠遠超過重型坦克,號稱“超級戰車”。在研製時,德國的卡爾·貝克炮兵將軍竭力促成此事,製成後的600毫米自行迫擊炮被命名為“卡爾”自行迫擊炮。

1號車和2號車於1940年11月完成生產,3-6號車於1941年2-8月完成生產。“卡爾”600共生產了6輛。到1942年3月,德國又提出了研製改進型的自行追擊炮,代號為041,即“雷神裝置”。

“雷神裝置”的火炮口徑減為540毫米,但射程更遠了,“雷神裝置”被命名為“卡爾”540毫米自行追擊炮,生產數量為6輛。

600毫米迫擊炮的身管短粗,它是個龐然大物,其重量為124噸,相當於2輛重型坦克。該炮的戰鬥人數為19人,其中指揮官1人。車長為11.37米,車寬3.16米,車高4.78米。

該炮口徑巨大,其炮彈的個頭和重量十分驚人。600毫米炮起初使用的彈丸為穿甲彈,彈頭長2.51米,重2.17噸,裝有270千克炸藥。

1942年,為增大射程,德國又研製了彈頭重1700千克的穿甲彈,內裝炸藥220千克,最大射程為6640米。發射穿甲彈時,能貫穿2.5米厚的混凝土工事後爆炸,其威力巨大。

其改進型540毫米迫擊炮,目的是增大射程,主要措施是增大身管長度,還改進了穿甲彈。發射1.58噸重的穿甲彈時,能夠貫穿3-3.5米的混凝土工事,其威力比600毫米炮還要大。

盡管此類自行迫擊炮僅製造了12輛。但它們卻多次出現在歐洲戰場上,德軍多次將這種超級大炮用在攻堅戰上。

1945年4月11日,第428重炮兵連在柏林以南50公裏處阻擊蘇軍。在強大的蘇軍進攻麵前,幾門“卡爾”重炮顯然力不從心,無法阻擋蘇軍的裝甲集群。“卡爾”巨炮成為蘇軍和盟軍的戰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