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保盧斯的進軍 1.
蘇軍一直居高臨下攻擊著德軍。德軍第3師在河床陣地作戰兩個月,多次遇險。第3師的陣地隻有一個優點,就是沒有一位德軍長官敢來這裏視察他們。
第62集團軍有1個坦克旅隻剩下1輛坦克了,有兩個坦克旅沒坦克了,不久,它們都被調到左岸重新組建。有1支由幾個旅、師組成的混合部隊,隻有約200名步兵,比1個滿員步兵營還少。
德軍的推進不是以公裏來計算的,而是以米來計算的。每爭奪1座樓房、車間、水塔、鐵路護堤、1堵牆、1間地下室,德軍都要付出慘重代價。在世界戰爭史上,其激烈程度堪稱第一。
在哈爾德主管參謀部時的戰爭日誌中寫道:“在進攻斯大林格勒的部隊中出現了‘日益疲憊’的情況。第6集團軍已經沒有任何進展,平均每個連的兵力隻剩60人,1個裝甲師隻剩60輛坦克。”
1942年8月23日,對斯大林格勒的軍民來講是十分艱難的一天。這一天,蘇軍第62集團軍與斯大林格勒方麵軍的聯係被切斷了。為了阻止德軍占領城市,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出動預備隊和工人武裝在伏爾加河建立了防禦陣地。
德軍空軍對斯大林格勒進行了輪番轟炸。僅僅一個晝夜,德軍就出動了2000架次飛機。斯大林格勒的許多機關廠礦、居民樓、醫院、學校和幼兒園受到很大的破壞。城區變成了火海,無數百姓遭難。大量兒童死亡,或者成為孤兒。繁榮的城市成了廢墟。戈培爾宣布:“布爾什維克的堡壘已經在元首腳下了。”
德軍的轟炸使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的電話聯係一度中斷。正在斯大林格勒視察的華西列夫斯基隻能通過無線電報向斯大林報告戰況。
然而,狂轟濫炸未能使斯大林格勒的軍民屈服。軍民們堅決響應各級部隊政委和城市共產黨組織的動員。許多工廠都變成了堡壘,比如:拖拉機廠、“街壘”工廠、“紅十月”工廠和發電站等。工人們一邊生產武器,一邊守衛城市。
頭發花白的老人、煉鋼工、拖拉機廠工人、水手、裝卸工、鍋爐工、鐵路工人、造船廠工人、公司職員和婦女、青年,全市人民都武裝起來了,堅決與侵略者作鬥爭。內務部的步兵第10師和斯大林格勒衛戍區的部隊,也投入了巷戰。
戰鬥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德軍每前進一小步,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德軍越是靠近城市,戰鬥越激烈。德軍的攻勢越猛,蘇軍的反抗越頑強。
保盧斯的副官丁格拉在日記中寫道:“蘇軍寸土必爭,他們在市民的援助下不斷發動集團衝鋒。平民們拿起武器發起人海般的衝鋒,前仆後繼,我們殺得手都軟了。無數蘇聯人湧入斯大林格勒市,在戰場上到處都是被打死的平民,死者的手上握著步槍或機槍。在熊熊燃燒的坦克駕駛艙中,坐著被炸死的蘇聯工人。這種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從未遇到過如此多的敵人。”
在德軍進攻的那些日子裏,斯大林格勒州黨組織的工作非常繁忙。州黨委第一書記丘亞諾夫領導著防禦委員會。在工廠區,防禦委員會向工人營發放了大量武器、彈藥,甚至重武器。這些工人營前仆後繼地參加了保衛城市的戰鬥。
廣大共產黨員深入各工廠、居民區,開展政治思想工作,他們對貪生怕死的行為進行了清洗。斯大林格勒市防禦委員會發出告全市人民書:
“親愛的同誌們、戰友們!法西斯德國已經靠近我們親愛的城市。如同24年前一樣,斯大林格勒又經曆了艱難的時刻。德國鬼子想霸占陽光明媚的城市,想玷辱我們的母親河——伏爾加河……親愛的的市民們,戰友們!我們決不允許德國鬼子占領我們的城市,決不能容忍德國鬼子霸占我們的家園。我們應在每條街道上建立牢不可摧的街壘,使每間房屋、每座廢墟都變為牢不可破的堡壘。所有的人都要參加修築街壘的活動!所有的人都要參加戰鬥隊……在1918年,我們的父輩保衛了紅色察裏津,在1942年,我們也能保衛住斯大林格勒!我們要發動一場全民參加的巷戰!一切能拿起武器的人都必須保衛家園!”
在熊熊燃燒的街道裏,到處都是居民防空隊、醫療衛生隊和消防隊。無法參加生產和戰鬥的婦女、兒童、老人和傷員們被帶到伏爾加河左岸避難。
在敵機轟炸下,河港的船隻和伏爾加河艦隊的艦艇遭受損失,但它們仍不斷向左岸輸送傷員,再把部隊和補給運回右岸。伏爾加河艦隊還出動艦艇炮轟斯大林格勒的德軍。
斯大林格勒州和市的黨組織在部隊中廣泛開展政治宣傳活動。他們與部隊各級黨委團結起來,組織人民武裝和部隊之間的協同作戰。斯大林格勒成為巨大的軍營。在黨的領導下,無數人都被動員起來,參加到抵抗德軍的戰鬥中去。從後方不斷趕來的部隊看到當地軍民戰鬥的情景後,都增強了保衛斯大林格勒的信心。
德軍在巷戰中實力消耗很大,以現有德軍的兵力無法取得徹底的勝利,而德軍無法彌補所消耗的兵力。在事實麵前,德軍撤退才是上策。但希特勒不允許德軍撤退,也不考慮部隊傷亡,采取了強硬態度。德軍不僅無法攻占斯大林格勒,反而葬送了一支又一支部隊。
德軍到達進攻路程的終點時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就算戰鬥取勝最後還是被迫撤下來,因為德軍既沒有足夠的兵力來擴大戰果,又沒有足夠的兵力守住新占領的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