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過程就是自我淘汰的過程(1 / 1)

昝聖達說,他的指導思想是“遠離競爭”,在一個行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必須考慮新的投資方向以分散風險。因為一個過熱的行業會吸引過多的競爭者進入,市場很快會因為競爭激烈而降低利潤。轉型總是痛苦的,尤其是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可昝聖達相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與其承受被動改變的痛苦,不如主動改變,先苦後甜。”

一些媒體認為昝聖達是個資本玩家,昝聖達不讚同這個說法,他覺得自己是個實業家。他認為,傳統產業做的是加減法,企業發展的速度相當有限;而運用資本經營做的則是乘法,速度大大提高;如果成功的資本經營再加上高科技產業,那麼做的就是乘方了,能使企業以幾何級數迅速壯大。正因為如此,發展到今天的綜藝在項目選擇方麵,一定要科技含量高又有市場,門檻低的絕不進入。

昝聖達最關心的關鍵問題有三方麵:市場在哪裏?技術優勢在哪裏?成本優勢在哪裏?有些產品有很高的技術,但沒市場,你賣給誰?有的有市場,但技術很低,誰都可以進入。兩個問題都解決了,就要看企業的成本優勢在哪裏。

綜藝選擇的項目,基本上都是在各個行業占據第一、第二的位置。昝聖達認為,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技術:四流企業才賣產品。

昝聖達朝賣標準方向的努力,最終結出了碩果。由江蘇綜藝集團投資的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計算機芯片“龍芯2號”獲得巨大成功,結束了我國信息化建設沒有“中國芯”的曆史。這樣一個走在IT產業前端的現代企業集團卻是從一家生產刺繡服裝的村辦小廠起家的,這正是昝聖達與時俱進、不斷否定自我的結果。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創新的同時,必須學會放棄。創新組織不會為了要捍衛舊時的事物而浪費時間或資源。有係統地放棄昨天過時的事物,才能騰出資源到新工作上,尤其是最稀有的資源——才智之士。創新不僅是技術創新,還有戰略、觀念、組織、市場、經營模式的創新,例如戴爾就是靠經營模式的創新打敗了技術先進的IBM和HP。重塑企業戰鬥力,必須全麵提高企業創新力。自我淘汰的本質就是創新,創新的過程就是自我淘汰的過程,企業要想不被對手所打敗,隻有持續不斷地創新。

昝聖達說,他的指導思想是“遠離競爭”,在一個行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必須考慮新的投資方向以分散風險。因為一個過熱的行業會吸引過多的競爭者進入,市場很快會因為競爭激烈而降低利潤。轉型總是痛苦的,尤其是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可昝聖達相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與其承受被動改變的痛苦,不如主動改變,先苦後甜。”

一些媒體認為昝聖達是個資本玩家,昝聖達不讚同這個說法,他覺得自己是個實業家。他認為,傳統產業做的是加減法,企業發展的速度相當有限;而運用資本經營做的則是乘法,速度大大提高;如果成功的資本經營再加上高科技產業,那麼做的就是乘方了,能使企業以幾何級數迅速壯大。正因為如此,發展到今天的綜藝在項目選擇方麵,一定要科技含量高又有市場,門檻低的絕不進入。

昝聖達最關心的關鍵問題有三方麵:市場在哪裏?技術優勢在哪裏?成本優勢在哪裏?有些產品有很高的技術,但沒市場,你賣給誰?有的有市場,但技術很低,誰都可以進入。兩個問題都解決了,就要看企業的成本優勢在哪裏。

綜藝選擇的項目,基本上都是在各個行業占據第一、第二的位置。昝聖達認為,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技術:四流企業才賣產品。

昝聖達朝賣標準方向的努力,最終結出了碩果。由江蘇綜藝集團投資的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計算機芯片“龍芯2號”獲得巨大成功,結束了我國信息化建設沒有“中國芯”的曆史。這樣一個走在IT產業前端的現代企業集團卻是從一家生產刺繡服裝的村辦小廠起家的,這正是昝聖達與時俱進、不斷否定自我的結果。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創新的同時,必須學會放棄。創新組織不會為了要捍衛舊時的事物而浪費時間或資源。有係統地放棄昨天過時的事物,才能騰出資源到新工作上,尤其是最稀有的資源——才智之士。創新不僅是技術創新,還有戰略、觀念、組織、市場、經營模式的創新,例如戴爾就是靠經營模式的創新打敗了技術先進的IBM和HP。重塑企業戰鬥力,必須全麵提高企業創新力。自我淘汰的本質就是創新,創新的過程就是自我淘汰的過程,企業要想不被對手所打敗,隻有持續不斷地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