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浩軒哼道:“你口口聲聲罵皇帝昏庸,朝政腐朽。難道你忘了受過朝廷多少恩惠?我如果記得不錯,朝廷曾賞三千兩黃金以示嘉獎,並賜你國姓。此等榮耀,當世少有,你不思回報,反而以德報怨,行徑與禽獸何異?”
趙卓雄呸了一聲道:“休要給老子講什麼仁義道德,老子隻知道有奶便是娘,如今大宋江山眼看就要完啦。老子順應潮流,全然不管你那一套!”說話間,提槍便刺。二人交戰在一處。
趙卓雄行軍打戰的本領卓越,武功卻是稀鬆,隻是幾個照麵,便顯不支。他趁著手下士兵掩殺之際,,不敢戀戰,拍馬而去。古浩軒意欲追殺,但大隊羌兵一擁而上,根本無法脫身。
此刻北天盟大隊人馬在宮成的指揮下邊戰邊退,力圖保存實力。
古浩軒突然心中一凜,響起古聞崢不在身邊。
原來五弟子古聞阡隨大弟子古聞崇引兵繞道遼軍後方之時,也將古聞崢拉了去。
古浩軒念及此,立即召集部分弟子和義軍,沿大軍之側衝殺而去,力圖繞道遼軍後方。
前者古聞崇受令引兵繞至遼軍背後,出其不意一陣突襲。遼軍後方猝不及防,一時陣腳大亂。眾人正奮力衝殺之際,驟然背後來了一支軍隊,猛然攻來,一下子便將這一千人的小隊人馬衝得七零八散。
緊接著那援軍和遼軍將這對人馬圍成十幾股,逐個絞殺。眾人奮力廝殺,死傷大半。此時北天盟大部隊已漸漸退到遠處。
眼見這隻軍隊就要被全殲。便在此時,一陣低沉悠遠的號角自西南方向傳了開來。接著西南方向塵土飛揚,一隊人馬如潮水般瞬間湧來,眼見足有兩萬人。那對人馬前麵一麵大黃旗當風狂舞,大旗兩側各繡著一隻立身起躍的雄獅。熊市中間赫然印著四個青黑的大字“西山魔教”。
這“西山魔教”原本自稱“西山教”或“西山神教”。所謂“魔教”稱謂原本是中原正派的蔑稱。這一代西山派的教主獨孤傲執教之後,反其道而用之,刻意將“神”改為“魔”字。以示對中原正派反諷,更顯得自身行事不拘小節。說我是魔,我既是魔,又有何幹?
轉眼之間西山教教眾已然會攏戰場,大肆掩殺一陣,逐漸與北天盟形成合攏之勢,再次將遼軍圍在陣中。
遼軍見西山教陣勢乍看雜亂無章,卻是似鬆實勁,牢牢地將遼軍圍在陣中,掙脫不開。
此時,東南方向一陣震天鳴金響起。古聞崇等人吃了一驚,那鳴金正是北天盟所發出的收兵令。眼見西山派引眾援助,與北天盟合為一處,這一站簡直必勝無疑。哪隻北天盟卻在此時收兵,生生的痛失了一個絕地反擊的大好機會。
古聞崇眼見等見大軍幾股已經邊戰邊退,也隻得組織殘軍繞開主戰場,逐步後撤。
西山教教眾見北天盟鳴金收兵,無不坡口大罵。
教主獨孤傲臨危不亂,當機立斷,令人揮旗擺陣,轉眼間兩萬西山派教眾,擺作三路箭矢誌陣衝殺遼軍,片刻之間便將遼軍衝成三股,分股掩殺。獨孤傲一馬當先,在遼軍之中手舞動追風趕月槊,衝殺突擊,所到之處,無不血肉橫飛,慘聲震天。遼軍雖然英勇,但哪裏見過如此天神般的將領,人人見之心驚膽寒。獨孤傲所到之處,遼軍紛紛逃竄,人仰馬翻。
西山教教眾見教主如此賣力交戰,深受鼓舞,一時士氣高漲,喊殺震天。
獨孤傲激戰正酣,突然一眼瞥見兩軍陣中一名少年左突右衝,將周圍遼軍殺得不敢近前,最後他一馬躍出遼陣,往東南奔馳而去。少年腰間懸著一把彎行兵器。
獨孤傲心念一動,吩咐手下八大王分軍力戰,自己則跳出圈外,追那少年。
獨孤傲的坐騎極是雄健,片刻之間便趕上了前麵那人。獨孤傲高聲道:“娃娃留步!”
那人一怔,回頭望去,正是古聞崢。
原來古聞崢在混戰中北遼軍衝散,仗著他身負奇功異法,單槍匹馬在遼軍中衝殺,一時倒也無視。待到古聞崇退兵收拾殘兵之時,病危發現古聞崢。軍令嚴厲,隻好放棄搜尋,率本部其他人回撤。待古聞崢殺出重圍使,大軍已去得遠了,他隻好縱馬向東南趕去,不意在此時有人喊他。
趁古聞崢回身之際,獨孤傲已經拍馬趕到。望著古聞崢,獨孤傲臉上突然顯出怪異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