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魯隱公最終並未如願,正是他的無欲釀成了他最終的悲劇。
魯隱公的無野心,使得他也沒有多少主人翁的責任感,讓魯國的權力旁落到了公子翬身上。魯隱公也樂得清靜,凡事皆決於公子翬。
公子翬是個貪財好利之輩,在他的帶領下,原本平靜的魯國卷入了一係列的戰爭當中,助衛伐鄭,又助鄭伐宋、攻許。在伐宋中,鄭莊公將郜、防兩城讓給了魯國,使得公子翬自恃有功於國,並以此為傲,不可一世。
魯隱公十一年的一天,公子翬毫不含蓄地當麵向魯隱公提出了升官的要求,要求魯隱公封他為太宰(宰相)。
沒想到平時對他百依百順言聽計從的魯隱公今天卻不配合了,魯隱公說:“我都快退休的人了,不想操這份心了,等世子接了位,你向他去要吧。”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一席話讓公子翬產生了誤會。公子翬當時就琢磨起來:這老頭該不是變卦了,舍不得這位子了吧?其實人都是這樣,擁有時不會去珍惜,一旦要失去就會倍感珍貴。
尋思畢,主意定,就打發下人退下,要和魯隱公單獨談談。
公子翬說:“主公,自您主政以來,我魯國在您的英明領導下,那真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綜合國力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在我魯國,無論是朝庭之臣還是市井之民,上上下下沒有一個不對您挑大姆哥說OK的。如果您要退休,我第一個不答應,相信千千萬萬的魯國父老鄉親也不會答應的。我們都知道您是最講禮法,最守正義的人,一直有還政於世子的想法,但魯國的的確確是不能沒有您啊!如果您真是有所顧忌的話,也不要緊,請放心,這事就交給我來辦,我保證給他來個自然死亡,神不知鬼不覺。您就仍踏踏實實做您國君,繼續引領我們開拓未來吧!”
公子翬哪裏知道這一次他把寶押錯了對象。還沒聽完,魯隱公馬上就用手堵住耳朵,做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狀,說:“哎呀呀,這樣的話也虧你說得出口!”
公子翬羞愧而退。回到家,他越想越害怕,怕魯隱公會將自己的這番話告訴世子,到那時自己可就吃不了兜著走啦。
經過一番思索,他決定來個惡人先告狀,連夜跑到世子那裏,說魯隱公反悔了不打算退休了,剛才還把自己找去商量這事,要結果了他的性命。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爭來爭去很正常,讓來讓去反倒有些讓人難以置信,所以世子軌聽完這話,就信以為真,很是著急,問公子翬該怎麼辦。
公子翬說:“他不仁,就休怪我們不義。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
軌問:“有把握吧?”
“沒問題,一切盡在掌握。”公子翬拍拍胸脯,一幅成竹在胸的樣子。
魯隱公還是在做公子時,在一次戰爭中曾被鄭國俘虜,關在一個姓尹的大夫家裏。正好在關他的房間裏供奉著一座神像,名叫巫鍾。魯隱公反正囚來無事,就每天跪在神像麵前祈禱,希望巫鍾菩薩能保佑他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逃回魯國。也許是精誠所至,某一天魯隱公以鞋代卦,打了一卦,竟然順卦了(掉在地上地鞋子一正一反),大喜,就把實情向尹大夫和盤托出,表示希望得到他的幫助。正好尹大夫同誌此時在鄭國也很不得意,兩人一拍即合,就潛逃回了魯國。後來,他更是暴冷當上了魯國國君,愈加認為巫鍾就是他的護身符、吉祥物,所以就在城郊修建了一座巫鍾廟,常年供奉,每到歲末自己還要親自去祭拜一回。
公子翬的主意就是打算在魯隱公去祭拜的路上趁機把他做了,然後把罪名隨便安在一些搶劫犯的身上。
事情進展果然順利,這一回巫鍾沒能再保佑住魯隱公,倒是成全了公子翬和世子軌二人。看來真是應了那句俗話“成也巫鍾,敗也巫鍾”。
世子軌登上君位,公子翬也如願當上了他的太宰。
可憐的魯隱公可能至死都不明白,自己都一個要退休的糟老頭了,無欲無求,為什麼別人也不肯放過呢?這是為什麼呢?
就這樣稀裏湖塗的,看來死得也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