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姑娘,不愧是風華絕代,美人配英雄,一對璧人!”古石城開口讚歎道:“古某,衝擊先天失敗,還有些問題,需要向白前輩請教!”
“古家主過譽了。”柳雪雁微微額首,道:“這個我需要向他稟告!”
“好,麻煩柳姑娘了!”古石城說道,“這是見麵禮!”
說著,遞過去一個盒子。
柳雪雁打開盒子,仔細看了一眼,微微吃驚,合上了盒子。
當然了,這是送給柳雪雁的禮物,還有一些專門送給白清的禮物。
古石城寒暄幾句後,就起身告辭。
…………
在別墅中,白清正在看書,品味著國術的精華。
在舊時代,綜觀西方搏擊術,其基本上都是著重於肌肉力量的增加和外部形體的訓練,訓練方式不外乎負重練習以求得體格的強化,以供搏擊所用,即所謂“外強”;而中國武術則更著重於“內調”,即內部機理的調整和用力習慣的養成,講究以固有體態能量最大限度地發揮,所以西方拳手大都體形彪悍,力量巨大,以力壓人,而中國的內家好手往往體格瘦弱,但一擊之下,爆發力卻極強,
西洋拳術以打空位為主(隨著空手道、泰拳在西方的影響,恐怕不久便不能這樣劃分了),靠高速度、高密度的拳法步法組合,尋找空隙而擊。接觸少、善遊鬥、盡量不摟抱、沒有擒摔。
因此,步法靈活是取勝的關鍵,所以不練樁功也是合理的(靜耗樁或紮馬步);而中國武術以控製打法為主,講究削即打、打即削、攻防結合、削打合一,總是考慮在限製對手的防守和進攻時來發招攻擊。
這樣,勢必使撐、扭、抱、按、帶、拉、纏、裹、夾、挑、抓等技法頻繁使用,從而給自己身體加上了額外負擔。
這個負擔又是動的和變化的,隨時牽動著重心,破壞著防守,威脅著平衡。因此,隻有腳下生根、間架穩固才不至受製於人,才能將技術發揮出來。故而,強調樁功也是合理的。
人體的戰鬥力,主要是由力量,速度,反應力,控製力,持久力,爆發力等,六個因素決定。
而兩個武者較量,實際上是,六大因素疊加在一起,進行比拚!
西方搏擊術,主要是側重力量,速度,反應力。靠著力量,進行輾壓;靠著速度,形成密集攻擊;靠著反應力,快速的躲閃。
華夏的國術,主要是側重速度,控製力,持久力,爆發力。靠著速度,快速的躲閃;靠著控製力,掌控戰鬥節奏;靠著持久力,耐力強大;靠著爆發力出奇製勝。
在清末時代,孫祿堂老先生,六十多歲了,到了擂台上,與外國大力士較量,不論是在力量上,還是速度上,都是遜色於外國大力士。可是在實際的交戰中,孫祿堂老先生,一拳之下,就把外國大力士打下了擂台,靠的就是爆發力強大。
而詠春拳寸勁,形意拳半步崩拳,也是靠著爆發力取勝。
而現在,一位後天九層與後天八層交戰,後天九層取勝的概率為90%,因為力量輾壓,速度輾壓;而後天八層取勝概率,僅僅是10%,想要取勝,隻能是靠著爆發力,反應力,控製力,持久力。
實際上,武道主要靠著力量和速度為基礎,劃分境界。
而所謂的境界,也隻能是體現著力量、速度、反應力;而戰技,主要是體現在爆發力上。至於控製力,主要是靠著戰鬥經驗。至於持久力,主要是取決於功法和境界。
而白清想要參悟功法,功法的優劣主要是體現在力量,速度,持久力;而參悟武技,主要是側重於爆發力,其次是持久力。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17871\/1279393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