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電話銷售人員應具有的十大理念(1 / 3)

早在20世紀70年代,電話銷售已經被廣泛運用於在歐美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並且已經成為銷售行業中必須掌握的一門技巧和專業知識。電話銷售在中國興起是在20世紀末,進入21世紀在中國推向了高潮。在當今的經濟活動中,電話銷售的運用在增強溝通效果、提高銷售業績等方麵具有重要的意義。電話是每位銷售人員開啟寶藏的金鑰匙,當每位銷售人員用電話與客戶進行溝通時,掌握一些技巧與方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業績倍增。講究技巧與方法並不是去偷懶,而是在電話銷售過程中去走捷徑。電話銷售既是一種心理戰,也是一種語言戰。心理與語言的表達是電話銷售最基本的前提,因此,在進行電話銷售時必須首先明白理解電話銷售理念。

1.良好的接打電話態度

在你撥打電話時,你並不知道它是否能給你帶來財富,事實上,一切皆有可能。你也不知道響起的電話鈴聲意味著什麼,可能是打錯的電話,也可能是拉廣告的電話,但是,其中一定會有業務來電!作為電話銷售人員,我們用良好的笑容去對待每一通電話吧!因為這些電話包含著未知,所以也就包含著希望。我們在接打每一個電話之前都應該保持樂觀、自信的心態,隻有這樣,在打電話的過程中我們才能隨機應變,才會有好的臨場發揮。

例如:

電話銷售人員:“您好,××推首款中國電信定製CDMA+WAPI雙模手機,我是××移動公司的劉女士。”

客戶方:“哦,我們不需要。”

電話銷售人員:“我沒有賣什麼給您,您為什麼說不需要呢?”(微笑著問。)

客戶方:“不管推銷什麼東西,我都不要,真是煩人。”(客戶很不耐煩。)

電話銷售人員:“您怎麼生這麼大的氣,難道是我們以前哪方麵做得不好,惹您生氣了?”(毫不生氣,依然微笑著問對方。)

客戶方:“你不說我也知道,你不就是賣手機的嗎?我已經買了你們的手機,不好用。”

電話銷售人員:“您誤會了,我不是賣手機的。”

客戶方:“哦?那你是賣什麼的?”

電話銷售人員:“我是賣手機卡的。”

客戶方:“我不需要卡,已經有卡了,你們的卡信號不好。”

電話銷售人員:“是,以前是信號不好,但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投資了幾個億的資金,在全國各地修建了很多信號發射站。如果信號還是像以前一樣不好,我們公司早就不存在了,您說是嗎?”

客戶方:“現在的信號真的有改進了嗎?”

電話銷售人員:“是的,不但信號好了,還推出了一係列優惠活動,針對移動的新老用戶進行話費大降價活動。”

客戶方:“怎麼降價呢?”

電話銷售人員:“……”

客戶方:“真的啊,那你也給我送一張吧。”

由於電話銷售的興起,造成很多人每天接打上百個電話,不僅身心疲憊,還有可能對銷售電話感到厭惡,所以,電話銷售人員應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應該體諒當對方接到自己的每一個電話時的反應——“又來了”,應該以微笑的姿態應對每個客戶,每個挫折。

2.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你還記得電話銷售培訓完第一次與一位客戶不愉快的會麵經曆嗎?當時,你是不是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經過一段時間,你這樣的“傷口”就自動愈合了,你甚至還把這個故事添油加醋地告訴你的同事,引得大家開懷大笑。

一次電話就完成交易很多時候是不可能的,你見過沒有被拒絕過的銷售人員嗎?拒絕是銷售人員的最忠實的朋友,如何使自己不像其他人那樣因為遭到拒絕而改變目標,這取決於你對拒絕的態度。所以,在拿起電話之前,每個電話銷售人員都應該提醒自己:我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銷售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對於一個陌生、冒昧的電話,對方可能不會有好感,很可能這個電話打擾了對方而被粗暴地拒絕。

電話銷售人員應該意識到自己可能不是第一個打電話給對方的,前麵肯定還有很多類似的電話,拒絕也許成了對方的條件反射。所以,遭到拒絕不要放棄,要明白銷售工作是無法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時候需要你打幾十甚至幾百個電話才能完成一次交易。市場競爭激烈,社會進入了一個產品過剩的時代,電話銷售人員無法再寄希望於靠產品的獨特賣點打動客戶,因為任何獨特賣點都會被競爭對手迅速跟進而消弭無形。毋庸置疑,電話銷售人員不得不需要其他理由來打動客戶,就是說,電話銷售人員需要進入持久戰階段,依靠長期不斷的努力和誠意贏得客戶的青睞。

3.培養自己的耐心

對於一個陌生的、冒昧的電話,絕大多數的人是不會產生好感的。電話銷售人員應該意識到自己可能不是第一個給對方打電話的人。所以,遭到拒絕不要放棄,要明白銷售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時候是需要更多的電話才能完成一次交易的。電話銷售人員切忌急躁,即使一個客戶聽了你長時間的介紹後,可能還是對你的產品持觀望的態度或者拒絕,但是如果客戶還在聽,電話銷售人員應當繼續與他保持聯係,不要急於求成。在打電話之前,電話銷售人員一定要告誡自己,耐心些,再耐心些。

4.敬業負責的心

許多公司老板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他們認為做銷售的腦子都很精明。他們擇人、育人最看重的不是比誰比誰精明,而是比誰比誰更敬業、誰比誰更負責!

隻有具備高度敬業精神和高度責任感的人,才能謀求更大更快的發展。敬業精神和責任感是我們立身於職場的根本,也是受人尊重、敬重的源頭;隻要有了敬業精神,市場上才會有我們忙碌的身影。因為有了責任感,信譽中才會有屬於你的響亮的名字。

有一位電話銷售人員,他在自己的小組中提問:“為什麼我和所有人所講的銷售故事是一樣的,但是客戶好像聽不到我的話,他們總是對我的銷售故事置若罔聞。我努力嚐試著想要影響他們,可為什麼我感覺我的影響力十分有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