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1 / 2)

蕭明暉在一片鑼鼓聲中醒來,頭腦昏昏沉沉。

時間還早,蕭明暉簡單吃了一碗麵條,開車往中隊上走。可車子還沒拐出小區,就見門口的廣場上人聲鼎沸鑼鼓喧天,道路也被堵得一塌糊塗。

原來眼看到年關口了,縣城附近一些村莊開始陸續找地方演練扮玩隊伍,為慶賀年後的元宵節做準備。村中的打麥場少了,他們就搬到城裏的小區廣場上演練,這樣正好能尋到不少看熱鬧的觀眾。

蕭明暉繞不過去,隻好也停車下來觀看,並很快被隊伍中一種“撲蝴蝶”的民間絕技深深吸引。這是一種有著悠久曆史傳統的迎春遊藝表演項目,近些年隨著舊村改造和藝人逸散已很難再現,蕭明暉也隻是小時候在農村生活時見過,如今能在城中小區門口見到著實稀罕——隻見幾個老藝人腳踩超過兩米的高蹺,在水泥地上隨心所欲地飛奔,其中一年紀最長者手執長條竹竿,竹竿頂係著紙紮的彩色蝴蝶,其餘人皆為爭搶蝴蝶競相奔走。老者雖步履不快,但手中竹竿甩出的路線異常刁鑽,撲蝴蝶者走出得速度和姿勢也頗為驚險。突然,老者手腕一抖,竹竿一斜,蝴蝶翩翩棲落地麵,其餘人忽然就近劈開雙腿,迅速作出撲蝴蝶狀!動作之快,讓人眼花繚亂。細看之下,有人一條腿向前伸直,另一條腿半跪在後;有人兩條腿刷拉一下前後劈開,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貼地劈叉;更有人從高空做出一個前撲動作輕盈落地,在伸手碰觸蝴蝶後突然一個“鴿子翻身”緊接著“鯉魚打挺”,硬是又將身體連高蹺一起直立起來。

人群中爆發出陣陣喝彩,蕭明暉也看得入迷。撲蝴蝶後,一群頭戴麵具或卡通形象頭盔的少年上場表演,他們身體勻稱,動作輕盈,紛紛做著各種滑稽動作,逗得人群爆出陣陣哄笑。接著,是傳統的踩芯子、撅芯子、抬芯子、扭秧歌、劃旱船,然後是精彩的鬧獅子,扮演獅子的分一個人、兩個人和三個人,有的俏皮,有的老辣,有的頑皮可愛,有的威武凶猛,扮演的獅子有時互相爭鬥,有時就地打滾,有時一躍衝天,直將現場的氣氛引向**。最後,那群金黃獅子是被一條巨龍趕下場地去的,隻見舞龍的是一群清一色的青壯漢子,他們高高擎著筆直的木棍做出各種動作,在獵獵寒風中,將一條足有30米長的巨龍舞得威風八麵栩栩如生。長龍舞動,人們原本圍得又小又緊的圈子一下子擴大了,人們生怕被那些木棍碰到,被巨龍身上的竹片刮到。

人群後退蕭明暉這才發現,那些舞龍者不但身材健壯,表情也各個賣弄誇大,滿臉的囂張狂傲,似乎唯有如此才能配得上舞龍。突然,蕭明暉從裏麵發現了一個例外,那個人和其餘舞龍漢子的表情相比,顯然還顯得稚嫩羞澀,力氣也稍稍不濟,更主要的是他臉上戴著一副黑框眼鏡。

此情此景,讓蕭明暉像被一道閃電劈中。腦子裏倏地閃現出夏侯青留下的遺書!

那道謎題——

那張拙劣的圖畫——

夏侯青頭頂舉著的是一隻線條簡易的龍,而那個姿勢如果是個象形字,它不是“丁”,而是“個”。

一個龍?不對。

“龍個”?——對,就是“龍哥”!

夏侯青一定不認識他。

而案發之時,一定是聽到有人喊凶手叫“龍哥”!

“龍哥”根本不用再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