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鎮·林家·日
[林朝熙舉杯與楊為雄同飲。
楊為雄:林先生,小第這次海中遇難,幸虧被漁船搭救,多謝林兄悉心照料。最近,小弟身體已經康複,心裏惦記著我的夥計阿遠,不知生死若何?小弟想四下尋找。
林朝熙:我已打發夥計沿海尋找多次,毫無音信,愚兄料想,賢第這個夥計既然水性甚好,該不會落難於海,大有可能被高砂族人救到山裏?
楊為雄:林先生,小弟曾聽說傳言,這“土著人”愚蠻不暝,以漢人頭顱祭祀山靈,若如此,我那阿遠夥計豈不是凶多吉少?
林朝熙:賢第別急,喝下這杯酒,聽愚兄慢慢道來。賢第所說,並非誤傳。這土著人早先確實是砍下人頭祭祀山神。族裏人有犯過失的,砍下人頭,以頭抵罪。因漢人與夷人做生意,打交道,常常欺騙他們,惹怒了這些土著人,他們對漢人懷有仇恨心理,每到祭祀之時,就出草去尋找漢人,綁回寨子,砍下人頭祭祀。據說在康熙爺當朝期間,有一個叫吳楓的人,從福建平和縣來到台東羅縣,邊開荒,邊同土著人打交道做生意。這個吳楓很快就學會了土著人的語言和風俗禮儀,幫他們做了許多好事,如修水利,整田地,行醫術,教櫥藝,得到了這些土著人的好感。這個吳楓這邊勸說漢人不要貪便宜,欺騙土著人,到那邊又勸說土著人要廢除獵取人頭祭祀的陋習。土著人習俗成性,不肯聽從吳楓的好言勸說,仍是沿襲不改。吳楓一看勸說沒用,就讓土著人砍下自己的頭來祭祀神靈。土著人被這種殺身取義的精神感動了,從此就不再以人頭來祭祀神靈了。後人為紀念吳楓,就在他居住過的地方修了座祠廟,每到每年八月都要舉行一次盛大的祭典。人們管這座祠廟稱作忠王廟。
楊為雄:聽林兄這般說來,小弟那位阿遠夥計若當真被高砂族人所救,是不用擔心被砍頭祭祀的啦?
林朝熙:賢第不不擔心,愚兄這兩天就按排裝貨起程,陪賢第去往山裏邊做生意邊尋找阿遠夥計。
楊為雄:如此這般,小弟感激不盡啦。
林朝熙:你我雖是生意場相識,但誌同道合,心性豪爽,坦誠相待,愚兄敢不盡力相幫。
楊為雄:小弟雖為大陸潮洲人氏,但與台中林兄做茶葉生意多年,彼此之間毫無欺詐,可謂是肝膽相照,情同手足,小弟願與林兄共結金蘭,不知林兄肯答應否?
林朝熙:愚兄與賢第同為手足,患難與共,生死相依。幹。
楊為雄:海峽兩岸雖隔斷你我兄弟之身,但難隔斷你我兄弟之情。幹。
[同飲大笑。
馬赫坡寨·摩那家·夜
[月光灑進竹棚閣樓,木娃姆坐在“籠閣”裏,盼望著情人的到來。
瑪那烏姆家·夜
[阿莫漢吹著“嘴琴”來到瑪那烏姆的“籠閣”下,琴音繚繞,撥動了姑娘的情意。
瑪那烏姆:(從窗口望見了阿莫漢,動情地唱起來)月光灑進阿哥動人的琴聲,那是阿哥情意的傳送,阿妹聽的心意跳動呦,唱起情歌和那悠美的琴聲一起歡聚在阿妹的竹閣中……。
[瑪那烏姆開門出去,把阿莫漢拉進閣中,兩人緊緊相擁……。
寨內·夜
[紮羅西約吹著“嘴琴”在木娃姆的“籠閣”下翹首以盼,反複地吹著。
[木娃姆聽見“嘴琴”從窗口望去,見是紮羅西約,厭惡地捂上耳朵。
[阿遠思慮著,回想著落海的那一刻。
閃回:[海浪洶湧,貨船在巨浪下傾覆,阿遠把葫蘆和水袋纏在楊為雄身上推他逃走,自己奮身越入海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