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隨波逐流(1 / 2)

薩都爾帶著自己的隊伍和使者一起回到了拉薩複命。此時,新的活佛益西嘉措已經在布達拉宮坐床。這一純粹靠武力來支撐的坐床遭到了拉薩和各大寺廟的聯合抵製,而廣大信眾仍然在懷念倉央嘉措,希望他能夠平安渡過劫難。

拉藏汗本來認為新活佛坐床之後藏族百姓就會慢慢順從,尤其是康熙皇帝也已經正式確認了益西嘉措為真正的活佛,但是藏族百姓的心從沒有一天服過,這讓業已年邁的他憂心不已。

就在這個時候,薩都爾和自己的使者一塊回來了,分別密奏了殺死倉央嘉措的情形。拉藏汗大喜,倉央嘉措既然已死,藏族百姓還有什麼可幻想的呢?他馬上發下命令,昭告拉薩和各地群眾,說倉央嘉措在赴京途中得水腫病而死。

倉央嘉措的死訊在拉藏汗的督促下迅速傳遍拉薩的大街小巷,所有人無不驚駭。以前,倉央嘉措雖然被廢黜,但他隻要還在這個世上,人們就感到有所依托,如今人既然已經死了,還能到哪裏去寄托希望呢?出於對拉藏汗的強烈不信任,他們不願去承認益西嘉措的地位。事已至此,解決的辦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重回製度本身——為倉央嘉措尋找轉世靈童,就像當年為五世達賴喇嘛尋找轉世靈童一樣。在桑傑嘉措勢力不複存在的時候,這個任務自然要落在拉薩各大寺廟法台的身上了。

色拉寺、甘丹寺和哲蚌寺的法台緊急會麵,商討倉央嘉措轉世靈童的尋找事宜。正常情況下,轉世靈童的尋訪要經過占卜、觀湖等一係列程序,但目前形勢緊急,不得不采取非常規的手段。幾個法台很快達成共識——要從倉央嘉措生前的言語中尋找靈童的信息,而倉央嘉措留存在世上的主要記錄莫過於幾十首詩。想到此處,他們命各管事喇嘛把能搜集到的所有倉央嘉措的詩篇都集中起來,研究其中的奧秘。

其實,這個信息太明顯了,在一首著名的詩篇中,倉央嘉措似乎已經明告世人,自己會從理塘這個地方回到世間:

潔白的野鶴啊,

能否教我在天空翱翔?

我不會走太遠,

隻要飛到理塘,

讓我在那裏眺望家鄉!

很快,所有的人,所有的意見都集中到這一首詩上。理塘,轉世靈童一定在那裏降生了。事不宜遲,各位法台各選了一名辦事得力的手下,組成尋訪小組,秘密向理塘出發了。這個行動自然不能讓拉藏汗的人發覺,在事成之前也不能讓任何一個普通百姓知道。

曆史的溪流就這樣繼續向前流動著,那引著溪流向前走的人並不知道,真正的倉央嘉措還活在這個世界上,他還有好多年的時間,去承擔命運饋贈的痛苦和寂寞。

在把仁曾旺姆的遺體送上火葬台前,桑吉剪下了她的一縷長發,用木匣裝好,他要為倉央嘉措留下永遠的紀念。是的,他也曾踟躕很久,永恒的紀念不也是永恒的痛苦嗎?但如果痛苦能有所憑依,也許心痛就會慢慢減輕。

桑吉從藏族人群中選了幾個沒有家庭牽掛的跟在自己和主人身邊,其他的人則指示他們分頭回家,如果太多的人一起行走,肯定要引起軍兵的注意。他相信,這些忠誠的人至死也不會透露他們知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