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把目光再回到押解途中的倉央嘉措。他病臥那曲已經有很多天了。
二十多年的歲月,像一場夢,那麼輕飄,那麼不真實,但心已經死去的倉央嘉措還有一段時間去從那場夢中蘇醒過來。
在那曲的一戶人家裏,他躺在主人精心鋪好的軟床上,漸漸蘇醒。薩都爾等人見他醒來,都高興萬分,趕緊拿過湯藥來請他喝下。倉央嘉措本已經沒有一點求生之心,但麵對普通人的憐愛,他都不忍拒絕。眾人見他喝下了,方才安下心來。
薩都爾一方麵擔心倉央嘉措的病體,一方麵擔心久留此地,引起當地喇嘛的不滿,萬一再有人劫持了去,自己這隊人馬的性命就都別想要了。
倉央嘉措的心上人,名字已經傳遍拉薩、傳遍西藏的白衣姑娘仁曾旺姆,此時此刻也已經從病累悲痛中緩解過來。現在誰都知道她的故事,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她的家門前探望她——他們都是敬仰倉央嘉措,摯愛倉央嘉措詩篇的人。對他們來說,倉央嘉措和仁曾旺姆的愛情不僅不是錯誤,而且是至高的典範。
對於一輩子老實巴交的居鬆赤林和妻子達娃來說,他們這些天來經曆的實在是太多了。先是倉央嘉措的突然來訪,後是桑傑嘉措派來殺妹妹的殺手紮西頓珠,再加上拉薩大街上妹妹與倉央嘉措撕心裂肺的相見,這一切對他的打擊都太大了。
他和妻子默默照料著丟了魂似的妹妹。他愛自己的妹妹,當然,他也是那些一想到倉央嘉措就流淚的藏族民眾中的一個,他們心中真正至尊隻有倉央嘉措一人。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應該如何,但麵對如此大的變故,他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和妹妹站在一起,把最後的路走下去。
過了好多天,仁曾旺姆的身體終於有所好轉了,在能夠下地的那一刻,她就迫切地要去追趕被押解的倉央嘉措。居鬆赤林沒有反對,要在往常,對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情,他一定會阻攔,但心靈的破滅已經改變了他,他說服了妻子,帶著妹妹毅然出發了。
當他們來到拉薩的大街上時,人們一看就知道他們想到哪裏去,不時有素不相識的人加入他們的行列,和他們一起走。就這樣,走著走著,越來越多的人默默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對前途失去信心的藏族百姓,難以從失去倉央嘉措的悲痛中解脫出來的人們彙集在一起,現在仁曾旺姆就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他們要跟隨她,一起追尋遠走他鄉的勝者倉央嘉措。
這個隊伍越來越大了,當走出拉薩城時已經有一百多人。他們把仁曾旺姆和居鬆赤林圍在中央,昂著頭向唐蕃古道,向青海走去。不時有蒙古兵的小隊經過他們身旁,但沒有人阻攔他們。蒙古兵們知道,戰爭和心靈的傷害已經讓這裏的人們處在極度脆弱的狀態中,稍微一點衝突就可能帶來巨大的麻煩。而從一般蒙古人的角度看,他們和藏族百姓無怨無恨,甚至和他們對倉央嘉措的信念相同,隻是囿於身份,不能反抗拉藏汗的命令而已。
仁曾旺姆此時已經沒有任何別的心思,隻想快點找到心上人,哪怕是和他一起處死,這麼多鄉親的加入讓她倍感溫暖,是的,她是不幸的,但她不是孤獨的。
年輕人自動組織起來,輪流背著虛弱的仁曾旺姆。其他人相互攙扶著,鼓勵著,就這樣在寒冷的高原上無言地走著。有時,他們唱起倉央嘉措寫的歌,隻要有一個人起頭,其他的人就會馬上接上,瞬間形成壯觀的合唱。這些歌聲振作著他們,更振作著仁曾旺姆那顆已經瀕臨絕望的心。
這群用雙腳丈量高原的人們,一路走一路打聽,每個地方都有好心人和倉央嘉措的信徒告訴他們活佛的行蹤,每到一處都有新的鄉親加入他們的行列,隊伍越來越壯大。當他們走到倉央嘉措曾經養病多日的那曲時,倉央嘉措早已經和蒙古兵們離開了。這樣的情況他們已經習慣了,但沒有人放棄。每一次他們都再次出發,不追上他絕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