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海上任的第三天,政務院辦公大樓就成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級別定為正部級,主任林海更是高配副國級的國家領導人。掛牌當天,主席和總理聯袂出席了,而且發表了重要的講話,讓整個新建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裏的工作人員士氣非常高漲。
領導小組的成員都是從華夏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外交部部長,發展改革委主任,科技部部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民政部部長,財政部部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國土資源部部長,環境保護部部長,住房城鄉建設部長,交通運輸部部長,水利部部長,商務部部長,人民銀行副行長,稅務總局局長,林業局局長,銀監會主席,開發銀行董事長等部級和副部級高官當任。而具體工作就由林海所在的政務院辦公廳綜合處負責。
經過了兩個多月的磨合和探討,林海向洪總理提交了一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方案,這是林海結合前世一些“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計劃的失敗之處和不足之處所補充的,非常具有可*作性。
政務院接受了林海提交的方案,經過五次政務院全體會議提交上華夏政治局討論,最後產生了“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幹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審時度勢、謀劃全局,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是繼實施沿海發展戰略:第一: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係(一)加快推進企業兼並重組。要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相結合,進一步打破地區、行業、所有製界限,優化資源配置,推動企業兼並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東北地區企業聯合重組涉及“債轉股”資產處置的,應根據實際情況試行新的處置方式,合理處置“債轉股”股權。支持中央大型企業集團和地方企業相互聯合重組。鼓勵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各類投資主體參與老工業基地企業改革重組。優先支持實現兼並重組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二)大力發展非公有製經濟和中小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平等保護各類產權,促進非公有製經濟加快發展。落實融資、財稅及市場準入等方麵的政策,積極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金融服務和社會事業等領域。推動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和外資經濟的融合,積極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
(三)做優做強支柱產業。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後,防止重複建設。積極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用現代信息手段改造傳統產業,提高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對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項目的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比例。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優勢產業、骨幹企業、重要品牌擴大市場份額。
(四)積極培育潛力型產業。依托裝備製造業整機製造能力強的優勢,發展基礎配套零部件、加工輔具和特殊原材料等。依托國防軍工企業彙集的優勢,發展軍民兩用技術,促進軍民融合,增強軍工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
(五)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繼續支持中外金融機構在東北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和辦事機構。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進行金融改革創新,積極穩妥地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推動設立汽車金融公司,拓寬汽車消費融資渠道。推進東北產權交易平台互聯互通、區域整合和功能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