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青年最終幸運地成了雅利公司的一名職員。由於關心,有一次他問經理的助手:“救貝克先生女兒的年輕人找到沒有?”助手一時沒反應過來,可很快就朗聲大笑起來:“他女兒,有7名複試者就因為他女兒被淘汰了。其實,貝克先生根本就沒有女兒。”
我國古代學者程頤說:“用誠實來感動別人,別人也會用誠實來回報你。”你對世界是誠實的,世界對你也是誠實的。
誠實讓你坦然麵對一切,別讓誘惑使你的心性迷失。
我們的世界五彩繽紛,我們的生活絢麗多彩,來自生活中的誘惑真是太多了,有物質上的,有精神上的,名牌服裝、豪華居室、高檔家電、金錢、美色、權力、地位等等,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每天生活在其中,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生活的誘惑,對意誌薄弱者是毀滅,對嚴格自律者是挑戰。
誘惑是無法回避的,怕就怕麵對誘惑完全迷失自我。
農場主湯普森的小店裏有很多寄宿的人。蘇珊的媽媽每周都給他們代洗衣服,報酬僅5美元。一個周六晚上,蘇珊像往常一樣去那兒替媽媽領錢,她在馬廄裏遇到了這位農場主。
顯然他正處於氣頭上。那些總和他討價還價的馬販子激怒了他,令他火冒三丈。他手裏的錢包打開了,被鈔票塞得鼓鼓的。當蘇珊向他要錢時,他沒有像從前那樣訓斥她打擾了自己,而是馬上將一張鈔票遞給了她。
蘇珊暗暗高興自己比往常順利地過了這一關,她急忙走出馬廄。到了路上,她停下來,拿針將錢小心翼翼地別在圍巾的褶皺裏。這時,她發現湯普森給了她兩張鈔票,而不是一張!她往四周望了望,發現附近沒有人看到她。她的第一反應,是為得到了這筆飛來橫財而興奮不已。
“這全是我的了。”她心想,“我要買一件新的鬥蓬送給媽媽,媽媽就能把那件舊的給瑪麗姐姐了。這樣,明年冬天瑪麗就能同我一塊兒去上學了,說不定還可以給弟弟湯姆買雙新鞋呢!”
過了一會兒,她又認為這筆錢一定是湯普森在給她時拿錯了,她沒有權力使用它。正當她這樣想時,似乎有一個充滿誘惑的聲音說:這是他給你的,你又怎麼知道他不是想把它作為禮物送給你呢?拿去吧!他絕對不會知道的。就算他弄錯了,他那大錢包裏有那麼多張5美元鈔票,他又絕不會注意到的。
她一邊往家走,一邊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她一路上都在思考著拿這筆錢重要呢,還是誠實重要?
當她經過家門前那座小橋時,她想起了媽媽平時的教誨:“你想要人家怎樣對你,你就得怎樣對人。”
蘇珊猛然轉過身,向回跑去。她跑得很快,快得讓她差點連氣都喘不過來了,仿佛是在逃離什麼危險。就這樣,她徑直跑回了農場主湯普森的店門口……
湯普森注視著眼前這個小女孩,他從口袋裏取出100美元遞給了蘇珊。
“不,謝謝你,先生。”蘇珊說,“我不能僅僅因為做了件正確的事就得到報酬。”
誘惑無處不在,但隻要你有顆抗拒誘惑的心,哪怕金山銀山在前也會黯然失色,不戰而退。
人生誘惑多多,如何能在誘惑麵前不迷失自我?這說穿了,還得從“心”做起,謹防心性的迷失。
誠實,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誠實,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礎;
誠實,是人格的第一個音符;
誠實,是美德的第一首讚歌;
誠實,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衡量生活的尺子不是長度,而是誠實。”生活在誠實裏,在生活中誠實地進行一切活動,誠實的人就永遠不會吃虧。
品德成就大事
“正人先正己”是很多成大事之人的為人守則,注重自身修養,以身作則,以德服人,也正是很多成大事之人的處世之道。不管我們是已成為成大事之人,或正向成大事的方向努力,“正己”應是我們所應遵循的首要原則。
品德被稱為心靈之根本。品德由種種原則和價值觀組成,給你的生命賦予方向、意義、內涵。品德構成你的良知,使你明白事理,而非隻根據法律或行為守則去判斷是非。正直、誠實、勇敢、公正、慷慨等品德,在我們麵臨重要抉擇之時便成為我們能否成大事的首要因素。
許多人認為,成大事靠天資、活力、人緣,而曆史卻教育我們:長遠來看“真正自我”比“人家眼中的我”來得更重要。
美國建國的頭150年,幾乎所有關於成就大事的人的故事,都著眼於當事人的德行。傑出人物像富蘭克林和傑弗遜都明確強調:人生須以品德為本,才能有真正的成就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