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失敗打倒
我們在做事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已經嚐試過了,努力了,但我失敗了”,其實這是沒有搞清楚失敗的真正含義才有的語言。
人的一生不可能風平浪靜,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我們縱觀曆史上的那些成功者對於失敗的態度,就能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他們從來不害怕失敗,麵對失敗的時候總是對自己說:“我沒有失敗,隻是暫時沒有成功。”而反觀失敗者,他們才真的把“失敗”當成了失敗,一次失敗就動搖了他們的信心。作為一個人來講,如果連承受一次失敗的能力都沒有,那他充其量算是人類的“近親”。我們在麵對失敗的時候要總結原因,認為這是暫時的失敗,然後繼續努力,直到成功。
在美國有一個家喻戶曉的電台播音員叫莎莉?拉菲爾,她的成功就是在一次次失敗的基礎上鑄就的。在她30年職業生涯中,曾經被辭退18次,可是她每次都不灰心,而是放眼最高處,為自己樹立更大的目標。在當時美國群眾並不喜歡女播音員的環境下,她一次次地去麵試,從不放棄。由於美國大部分的電台認為女性不能吸引聽眾,幾乎沒有電台願意雇用她,她好不容易在紐約的一家電台謀求到一份差事,可不久又遭辭退。
她回到家後,總結了自己失敗的教訓,之後她做了一份自己構想的廣播節目的材料,去向全國廣播公司電台推銷。電台看完她的計劃書後,僅是同意讓她試試。為了測驗她的能力,電台讓她先在政治電台試用一段時間。莎莉?拉菲爾對政治一無所知,起初她真的有點退縮之意,但強大的理想信念讓她的信心戰勝了懦弱,她開始去播音,終於獲得了成功。之後她成了美國最受歡迎的播音員。
有些人在失敗後,總是把心態放在痛苦感上,先要難受一段時間,喝點酒,抽點煙,然後在慢慢恢複。他們從來不想自己的下一步該如何處理。尼采曾說:“苦難中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自己已經失敗受苦了,悲傷又有什麼意義呢?受苦的人必須想方設法克服困境,改變這樣的情境,獲得成功。
成功不是靠悲傷實現的,而是要腳踏實地地一次次去拚搏來實現的。成功就是戰鬥,當一個個目標被實現的時候,你贏得了戰鬥的勝利;當成功擺在你麵前的時候,你贏得了戰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