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講 太上皇宮
寧壽宮區有三個特色:一是殿堂、寢宮、花園融合一體,二是實用、藝術、華麗融合一體,三是敬祖、敬佛、敬天融合一體。從而成為紫禁城的一個縮影。
寧壽宮區位於紫禁城東北部,是一處高牆圍禁的獨立區域。明代這裏是噦(huì)鸞宮、喈(jiē)鳳宮等舊址,曾為成化周太後、崇禎懿安皇後等養老處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改建寧壽宮,孝惠章太後在此頤養天年。
雍正年間,寧壽宮中生活著一些康熙帝遺孀。有貴人白氏,蘇州人,生育了康熙帝第二十四子允祕。雍正五年白氏去世,雍正帝封允祕為誠親王。乾隆年間,還有康熙帝數位遺孀居住在寧壽宮,有:順懿密太妃王氏,康熙時被封為密妃,生育三個皇子,其中有莊親王允祿;純裕勤太妃陳氏,康熙時被封為勤妃,生育果親王允禮;壽祺皇貴太妃佟佳氏,是康熙帝母親的侄女,她的姐姐也是康熙帝的貴妃,康熙時也被封為貴妃,未育子女。乾隆帝弘曆幼年時,蒙康熙皇帝之恩,居住在宮中,得到過壽祺太妃的眷顧。還有溫惠皇貴太妃瓜爾佳氏,生一女而夭折。康熙帝後妃中,最高壽的是定妃萬琉哈氏,壽九十七;最晚去世的是太妃瓜爾佳氏,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死,壽八十六。
乾隆帝為歸政後養老休憩而增建為太上皇宮,但太上皇並未入住這裏。光緒年間又加修繕,慈禧晚年居住在這裏。明清帝後認為這塊福地是宮中養老的理想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