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感慨很深,然後從各種角度分析人販子的心理和犯罪動機,試圖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解釋這個泯滅人性的犯罪行為。
3.你和朋友一起談話的時候,你一般這樣做:
A.說自己想說的話,不時的根據自己想到的東西變化話題,有時候朋友剛準備對你的上一個話題發表意見,但是你已經進入下一個話題的講述了,朋友幾乎沒有開口的機會。
B.提出話題,看朋友的反應進行詳談或略過不說,每一次開口都很謹慎,把自己的意圖巧妙的隱藏在對話中,你從來不主動向朋友提要求,而是讓朋友替你說出你想說的話。
以上三個問題,選擇A的你是一個情緒外露得厲害的人,一點小事都能引起你的感觸,隻要你想,你就能很好的體會旁邊人的情緒,但是更多的時候,你會進入自我情緒表現的模式。光顧著向朋友訴說你的感受,而不注意朋友的反饋。很可能在你為某件小事感動莫名,拉著朋友說得興奮的時候,朋友還沒摸著頭腦,你到底在說什麼事情。表現自己的同事,也要多關注下旁邊人的心情才好。
選擇B的你是一個情緒比較內斂的人,你不會隨意表露你的情緒,但你也並非鐵石心腸,在不了解你的人看來,你似乎有些冷漠,其實你正在小心翼翼的觀察他人的反應,推測他人的心情呢。所以,靠近你的朋友都會意外的發現,你其實是一個真正的有心人,在不知不覺間,就設身處地,悄悄的為朋友解決困擾了。不過太含蓄,偶爾也會讓人困擾,每次都要反複思考你的話裏有什麼樣的暗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7. 我隻是一部分
在自然界裏,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會呈現出矮小、精神萎靡地生長趨勢;當與其他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呈現出根深葉茂,生機盎然的成長趨勢。
而在群居的動物中,隻要處於領袖地位的動物奔跑迅速、善於捕捉獵物,其它的成員的奔跑速度也會隨之變得更加迅速。
科學家把把植物界、動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
在人與人之間,在職場之中,也同樣存在著這種共生效應。
劉潔剛入職場沒幾年,就體現出了自己很強的工作能力,在同時進公司的同事當中,率先升職了。
當了個小頭目的劉潔工作積極性更高了。帶領著自己的幾個下屬,接連完成了幾個案子,更讓領導刮目相看。
然而,劉潔卻有個愛邀功的小毛病,不管大事小事,都希望把自己的努力擺到前麵來,生怕別人看不見似的。特別是升了職之後,更有些飄飄然,覺得自己能力變強了,沒有什麼搞不定。
在做完每一個案子,向領導彙報工作的時候,劉潔愛邀功的小毛病就更明顯了,所有決策,所有步驟,文字的添加,圖片的修改,事無巨細,她都要講述一遍,但這些講述卻似乎隻有她一個人的功勞,別人的付出,隻字不提。
幾次以後,下屬們都有些不服氣。明明是大家一起努力的事情,為什麼說功勞的時候,卻是劉潔一個人的功勞,大家像是被她壓在了手下,老黃牛一般努力工作,任勞任怨,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甚至連一點普通的心理安慰都沒有。
劉潔顯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因為案子越來越多,完成的質量也很高,她有些飄飄欲仙了。
就在這時,劉潔突然被領導請到了辦公室單獨聊聊。領導先是肯定了劉潔在工作上的認真負責,隨後話鋒一轉,說起了劉潔同下屬的關係。言語之間透露出了劉潔管理能力的軟處,很多同事其實很不服她。
言到最後,領導給了一句話,“你要記住,你們是一個團隊,你隻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因為這件事情,劉潔鬱悶了好多天,她一口認定自己的下屬中有人去上司那裏打自己的小報告,她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也許是比別人後來卻先升職,有的人感到不服氣吧,所以就從背後給自己下刀。
她越想越覺得氣不過,自己辛辛苦苦,兢兢業業的工作,有時候晚上加班都要加到兩三點。可是呢,到頭來換不得個好,還被領導含沙射影的批評一頓,這個世界真是不公平。
真的是世界不公平嗎?
劉潔顯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究竟出在哪裏。自己從一個小團隊中普通的一員,上升到了這個團隊中的領導者。但領導者隻是一個比別人多些決策權的角色,而不是占領全部的“女皇”。就算是女皇,如果沒有那些懼怕她權勢的人的追捧,以及那些忠心為她效命的人的努力,她也做不到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