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從此你們成了養狗同盟,同事家的狗狗有什麼新鮮事,都願意來與你分享。可愛的動物拉近了你們的距離,即使未達到無話不說的地步,但顯然已經足夠親近了。
4.命令沒有利益好用
團隊A和團隊B在共同完成一個任務的不同部分。A隊的帶領者和B隊的帶者都是對業務非常熟悉的精英,手下的員工們也都是勤奮能幹的人,但奇怪的是A隊和B隊的工作進度卻相差很大。每個月的統計,A隊都遙遙領先。
公司領導不免奇怪,於是便從中間調換了幾個人,力求拉一下進度。誰知道效果甚微,從A隊調過去的人在B隊似乎都變了,變得同這個隊伍本身的進度一樣的磨蹭。
年終發獎的時候,差距更加體現。A隊由於超前完成任務,除了項目本身的獎金之外,還獲得了額外的獎勵。而B隊的員工非但沒有得到獎勵,還因為對工程拖遝而被倒扣獎金。
B隊的員工怨聲載道,都想換到A隊去,幹同樣的工作,用更少的時間,卻能拿到更多的錢。
兩隊的人力資源相當,差別出在哪裏?
兩隊的人在私下裏交流發現,各自隊的領導,對各自的員工所給予的激勵機製不同。A隊領導采取的是獎勵政策,用利益來誘發員工的工作勁頭。
誰不想辛苦一年,到頭來有所收獲呢?如果認真並且提前完成任務,公司便給給予一些獎勵,而員工們也不必整天無條件加班,還出力不討好了。
而B隊領導者則不同,他喜歡命令式的工作氛圍。因為我是領導,你是下屬,所以你們要聽我的,私下裏我們可以成為朋友,但在工作的時候,該怎樣就怎樣,毫無商榷的餘地。交給你的工作你就必須完成,先講質量,不要工作還在無解狀態,就來討價還價,說著獎金的事情。
本來,兩個領導都沒錯,都想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可是效果卻大相徑庭。命令遠遠沒有利益來的貼切。
當B隊的領導對自己的員工說,“你們必須得如何如何”或者“你們不得如何如何”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發出命令。命令冷冰冰,沒有回旋的餘地不說,還那麼明顯的隻代表了自己的心聲,隻考慮了自己的意誌和利益。不顧別人的想法,也絲毫不提別人是否能夠獲得利益,就硬性的要求別人服從自己的命令,遵照自己的指示來辦事。這樣的領導即使能力強,也不一定能獲得別人的首肯。
作為你的下屬,我必須得服從你的命令,但是否心甘情願,就不是你領導所能操控的了。對於完成任務沒有什麼迫切的好感,工作積極性也不夠高,甚至潛意識裏還有那種“看你那囂張的模樣,大家都不幹,看你怎麼辦?”的看客心態,進度自然就被拖在了後麵。
而A隊的領導則不同,“我們不妨怎樣怎樣”,“大家是否可以如何如何”,給出建議,真心實意,把別人的利益推到了前麵,你們獲益就是我最大的利益。
員工心甘情願的去辛苦努力,與其說是為了領導你,不如說是為了我們自己。大家的興致高漲,合作得也很好,任務自然完成得快。
自古強權者未必得人心,想要別人心甘情願的為你辦事,光是冷著臉去命令是不行的,哪怕你地位高,權利大,也換不來真心實意。
強調利益為上策。為天為地,不如讓他們為自己。隻有為了自己辛苦,才是最心甘情願的。
站在員工的角度來看,真正做事的人,誰會沒有企圖心呢?企圖增長經驗,企圖獲得回報,每個人想要的東西不一樣,但有一點是一樣的,隻要利益恰當,就願意去付出努力。
而且,有能力的人肯定也是有思想的,誰也不是一部二十四小時運轉的機器,隻要供電即可,不需要說些什麼安慰的廢話。人畢竟是感情動物,被人高高在上的指揮和命令,任誰也不會喜歡,命令者越是無情,被命令者的逆反心理就越是強。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雙方背道而馳。
其實這種關係不但體現在上司和下屬之上,同事之間也存在。想要得到同事的幫助,難道隻是開口相求那麼簡單?單純的求人,隻是把自己放在了被動的位置,別人可以應予,也可以拒絕,但你本身就沒得選擇。
如果你能創造同事所需要的利益作為交換,那麼單純求人就成了互幫互助,而且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心情也不錯。
【課後作業】
你懂得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合作嗎?
1.當你需要同事幫助的時候,你會怎麼說:
A.喂,你現在正閑著,來幫我一下吧?
B.你現在有時間嗎?我有點問題……
C.××,上次你做的表報完美極了,能教教我嗎?
2.你平時這樣和同事們相處:
A.任何時候出去辦事都堅持AA製,哪怕是一塊錢的車費
B.偶爾和關係要好的同事交替付賬
C.總是大方的買單
3.當同事對你頤指氣使的時候,你會:
A.火冒三丈,馬上尖酸的諷刺,你以為你是老板啊?
B.看心情,心情好的時候就理會,心情不好的時候不鳥他
C.看在他和上級關係好的份兒上,心裏不滿也不會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