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不喜歡被管(1 / 1)

西方人討論X理論、Y理論,討論得不亦樂乎,中國人不是這樣。在他們看來,X理論相當於性惡論,Y理論相當於性善論。其實,人既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壞;人性不善,也不惡,而是可善可惡。

這樣一來,大家就會明白為什麼會有如下情形:說對了,中國的老板打你三十大板;說錯了,照樣打三十大板。什麼時候把這個搞懂,你就了解了中國人的哲學。因為中國人是變動的,是不固定的。你對、對、對,就變成了錯;你錯、錯、錯,就變成了對。因為陰會變成陽,陽也會變成陰。

我有一次問一位老板:“那個人講錯話,你罵他我能理解,因為他講錯了;另外一個人講得對,你幹嗎罵他?”

老板說:“他讓我沒有麵子。他講得越對,我越沒有麵子,我不罵他還得了?!”“他錯,我是罵他錯;他對,我是罵他搞得我沒有麵子,再對也沒有用!”

這就是老板罵部屬的道理。也就是說,這個部屬講得雖然對,卻是在不對的時間、不對的地點講的,所以他是錯的。

因此,要把管做到理,先要清楚中國人人性的特點。就像上麵的例子一樣,不僅說的話本身要對,而且要在合適的地方、合適的場合講。你說得老板有麵子,他就會承認你對;你說得他沒有麵子,再對也沒有用。

作為中國人的領導,最基本的訓練就是要看得起所有的人。老板看得起幹部,就帶得動他;幹部看得起員工,就帶得起他。

而道理又是變動的,因為不是陰消陽長,就是陽消陰長。

一個會當老板的人,在部屬麵前讚美幹部,然後馬上又把幹部叫到辦公室裏麵訓斥,為的是“平衡”。這位老板有自己的一套道理:一旦讚美他以後,他就會以為自己真的很行,就容易在陰溝裏翻船,這是老板害的;然而,他總得不到讚美,就會有挫折感。

我們也是這樣,有時候很守規矩,有時候並不守規矩;有時候講話很有信用,有時候講話卻沒有信用。一切都是搖擺不定的。作為領導就是要找到這個“蹺蹺板”的合理點—要隨時隨地找到合理點。

西方人討論X理論、Y理論,討論得不亦樂乎,中國人不是這樣。在他們看來,X理論相當於性惡論,Y理論相當於性善論。其實,人既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壞;人性不善,也不惡,而是可善可惡。

這樣一來,大家就會明白為什麼會有如下情形:說對了,中國的老板打你三十大板;說錯了,照樣打三十大板。什麼時候把這個搞懂,你就了解了中國人的哲學。因為中國人是變動的,是不固定的。你對、對、對,就變成了錯;你錯、錯、錯,就變成了對。因為陰會變成陽,陽也會變成陰。

我有一次問一位老板:“那個人講錯話,你罵他我能理解,因為他講錯了;另外一個人講得對,你幹嗎罵他?”

老板說:“他讓我沒有麵子。他講得越對,我越沒有麵子,我不罵他還得了?!”“他錯,我是罵他錯;他對,我是罵他搞得我沒有麵子,再對也沒有用!”

這就是老板罵部屬的道理。也就是說,這個部屬講得雖然對,卻是在不對的時間、不對的地點講的,所以他是錯的。

因此,要把管做到理,先要清楚中國人人性的特點。就像上麵的例子一樣,不僅說的話本身要對,而且要在合適的地方、合適的場合講。你說得老板有麵子,他就會承認你對;你說得他沒有麵子,再對也沒有用。

作為中國人的領導,最基本的訓練就是要看得起所有的人。老板看得起幹部,就帶得動他;幹部看得起員工,就帶得起他。

而道理又是變動的,因為不是陰消陽長,就是陽消陰長。

一個會當老板的人,在部屬麵前讚美幹部,然後馬上又把幹部叫到辦公室裏麵訓斥,為的是“平衡”。這位老板有自己的一套道理:一旦讚美他以後,他就會以為自己真的很行,就容易在陰溝裏翻船,這是老板害的;然而,他總得不到讚美,就會有挫折感。

我們也是這樣,有時候很守規矩,有時候並不守規矩;有時候講話很有信用,有時候講話卻沒有信用。一切都是搖擺不定的。作為領導就是要找到這個“蹺蹺板”的合理點—要隨時隨地找到合理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