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原則:以人為本
其實,中國式管理用比較簡單、概括的六個字就可以完全涵蓋了。是哪六個字呢?稍後再講。現在,我們必須先把思路整理出來,就像蓋房子一樣,先打好地基,歸納、概括後就會非常簡單明了,但是卻像孫悟空一樣有七十二變。
我認為,要了解中國式管理,必須首先了解中國人,一定要記住四個字:以人為本。何謂以人為本?
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一個人活著,隻要修養好且不傷害他人,這個人就有價值,這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現在有很多人盲目地接受西方的觀念,不再以道德的標準衡量人,而是“一切向錢看”,致使整個社會的價值標準都發生了扭曲。賺了錢就了不起,人就有價值;沒賺錢就沒用,人就沒有價值。這是不對的。
有的領導總是抱怨自己的員工不好:“就是他們妨礙了企業的發展。”老實講,員工是你請來的,他不好,你不要他就可以了,但是你為什麼請他來卻又說他不好呢?
員工不好,往往是領導帶壞的。所以,當有人跟我講員工不行時,我第一個問題就是:“那你幹嗎要把他招進企業裏來?當初是經過甄選,你認可他才讓他進來的。他本來很行,跟了你變得不行了,那是誰的錯?是你的錯,是你把人家帶得不行了。為什麼這個人跟著你就不行,跟著另外一個人就行呢?”
那麼,領導應該怎樣帶人?怎樣管理人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句話:不要管他。有人會說,那怎麼行?這樣做又是為什麼呢?人性管理,管與理不同。管是管,人性不喜歡被管;理是理,人性喜歡被尊重。“敬人者,人恒敬之”,把管做到理,你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