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洋畫基礎知識(2 / 3)

在明暗非常複雜的時候,在種種光的反映和陰影交錯的時候,那就不隻是從一方來的太陽光線了。例如夜間的燈火的光照耀著事物,即使在深的陰影之中,也可以看出種種的色調,像那樣的地方所體現出來的明暗,稱為“明暗交錯(Chiaroscuro)”。倫勃朗(Rembrandt)便是巧妙地表現了這明暗交錯的畫家,他的名作《夜巡》,是值得驚異的巧妙地表現出這個的一例。這作品以外,還有許多的肖像畫上,也是這樣,他是以光的明暗關係表現形的造型的作家。

總之,光線是在西洋畫上最重要的。所以西洋繪畫從中世紀直到印象派,都是以光為中心,根據畫麵上表現光線的妥當性而發展著的。印象派是這最後的提案者,他們視陰影為光的某種的等差,陰影不是光的缺乏,從而得出結論說這也是一種色彩,根據在畫麵上點描著由太陽光線的分析所得到的色彩,在畫麵上如實地給與光線的效果。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西洋畫除了站在科學的合理的立腳點以外,別的什麼也沒有了。

二、形體的表現

形體都是立體的。繪畫是在平麵上表現立體的知覺的。在雕刻上,無論如何有如實地大小高低的比率,總之,是以立體的形來表現形的立體的。而繪畫隻能以立體的知覺為對象。

要在繪畫上表現形體,怎樣的方法是必要的呢?

形體,在空間中是占有位置的,而不是自身懸空而和其他毫無關係地存在著的,必定是在形體所占有的地方上和其他東西具有關係的。譬如這裏有一張桌子,這桌子是放在地板上,桌子上麵又有花瓶,花瓶和桌子的板麵就有關係了,而那地板,和室內全套的東西都有關係。這樣的種種立體關係,更和光線、色彩必相關聯著,這是使形態的存在具象化的。隻觀看形體,而舍去了這些關係,那麼形的自身就抽象化了。

形體之所以成為形的,是由於種種的麵的聚合把這抽象化的時候,便宜上除了線以外沒有別的方法了。這地方的線,便是輪廓。圓、角、方形、球、圓錐以及由這些綜合起來的一切不同的形體,便宜上也都是用線來表現輪廓,這樣,也可以成為幾何學的圓樣,可以得到自由的圖形。

但是,要是有僅僅幾何學的輪廓,其自身也全然不結合主觀,那麼就不能表現出形體的具象化的姿態。當觸動了畫家的人間的知覺,而去捕捉那種寫象的時候,譬如作一個形體的輪廓,那麼就應當在觀察形體上,對於形體的種種關係加以考慮,而不表現其細微的關係,隻是在線之中暗示著形體之立體的存在。這便是舍去一切明暗和色彩,隻用省略的線來表現。這線因為已經由畫家的知覺所表現出來的,所以不是幾何學的圖樣,而是繪畫的線描了。

提到線描,就必須涉及到素描,最單純的形的素描就是形體的線描。

線描所表現的形體,是細部的省略和全體的暗示。所以一根線條,也需由那線來形成形體之立體的姿態。若是人體,需暗示其圓或歪的形的感覺,以及人體的皮膚及肉的物質感等。在中國畫上的線,在某種意味上可說是素描的線描,但是這種線,更含有心理的意味,所以在這裏不必論及。總之西洋的線描,是有造形意味的。這種造形,在雕刻方麵稱為Modeling(圓味,厚味,表現出立體感的意思),而在繪畫上也用這同樣的話。繪畫方麵的所謂Modeling,是用線、明暗、色價等複雜的手段作出來的,但在線描上,用線的表現法,來表現這Modelling的。馬蒂斯(Matis)的某種作品,便是屬於這種的。

在這線上加以明暗,那便是一般的所謂素描。學校或研究所裏所作的石膏或人體的木炭畫寫生,就是屬於這一種。這在原則上是不用色彩的。把色彩的調子也換為明暗的調子,而作形的研究者,便是作為學習的素描。在西洋畫上,事物的觀察的合理化,最先以形體的正確的認識為基礎。所以,素描為西洋畫練習的基礎。

怎樣把形體正確的表現呢?從埃及,希臘的繪畫起,直到中世紀,文藝複興時期初期的西洋繪畫,實可說是飽嚐了艱難困苦。即使是在當物體的距離和明暗之理尚未判明的時代,形體的研究,也是作為繪畫的中心。所以從形體描寫的技法來看古代的繪畫,可以知道即在未達到合理的表現時代,其稚拙的形式中,也頗顯示出作者的全努力。

對於Modelling的技法,被稱為近代繪畫之始祖的喬都,在他的宗教畫上所表示出來的形體的正確的客觀的描寫雖未臻於發達,但在知覺上直感的地使之暗示出來的方法,卻非常地優秀,這一點,和現在進步了的繪畫在探求著原始藝術之形體表現處,同為依暗示的綜合的手法,以巧妙地表現形體。

但為了作形體表現,必須活用理智的力。複興時期的諸大家,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其羅及其他許多的巨匠,他們所苦心研究的,都是在於怎樣合理地去作形體之寫實的手法這一點上。如人體解剖學,就是巨匠達·芬奇從醫學上來研究對於美術上必要的形體構成,而使之進步的。

還有關於形體的畫麵表出形體的空間關係,即事物的大小,高低,凹凸等的比較及比例,也是非常重要。隻是在這裏要特別提及的,便是形體決不是單純存在的,和其他的形體常具有有機的關係,在這一點,形體的表現應常作事物和事物的比較,是當然的了。這最重要的關係,便是所謂事物的境界。看了這境界如何地表現出來,那麼表現的巧拙,認識的優劣,都可以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