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拜占廷美術
在東方,埃及、小亞細亞和敘利亞的希臘化時期大城市中,基督教教義和儀式形成於教會實實在在得勝之前,於公元395年分裂而成的東羅馬帝國,成了基督教藝術最活躍的中心。
西羅馬帝國為蠻族所滅,而東羅馬帝國則持續到15世紀。6世紀是拜占廷帝國及其藝術最廣泛擴張的時期,尤斯蒂尼安從柏柏爾人手中重新奪回非洲,在當地建立了許多教堂,隨著阿拉伯人入主地中海區域後,拜占廷藝術進入了所謂反對偶像崇拜危機的時期。這樣,拜占廷就開始堅持遵循傳統,幾乎跟埃及人的要求那樣嚴格。但是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麵:一方麵,由於要求畫神像的藝術家嚴格遵照古代的模式,拜占廷教會就幫忙在衣飾、麵貌或姿勢的形式中,保存下希臘藝術的觀念和成就,雖然比較生硬,但它還是比以後西方的藝術要接近自然。
清教主義風潮,並不象後來的新教風潮,譴責過分的偶像崇拜,此風在五、六世紀盛極一時,七、八世紀,在反偶像風的影響下,拜占廷藝術降低到裝飾性背景的水平,直至9~11世紀,拜占廷藝術才恢複了它的全部光輝。
(三)哥特式美術
公元12世紀末葉繼羅馬納斯克式建築而興起於法國北部,公元13~15世紀盛行於西歐各地,16世紀意大利人提出這一名詞並得到廣泛承認。實際上,哥特式藝術與哥特人毫無關係。
16世紀意大利文藝複興的藝術思潮是崇尚古代希臘羅馬的藝術風格,而哥特式藝術與之回異其趣,並貶為半開化和野蠻的樣式,歐洲又把哥特人當做蠻族來看待,所以便把“哥特”強加給這種藝術了。實際上,哥特式藝術是中世紀最偉大的成就,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顯著的價值,無論建築工程技術或藝術手法都達到了驚人的高度。
哥特式繪畫起源於公元13世紀的意大利繪畫,受拜占廷藝術的強烈影響。十字軍騎士在公元1204年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並建立了拉丁帝國之後,許多拜占廷大師來到意大利工作,他們將自己的豐富創作經驗傳授給當地畫家,當地畫家接受了拜占廷的藝術傳統,創作出許多拜占廷風格的聖像畫來。其中比薩畫派和佛羅倫薩畫派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畫派。
比薩畫派的畫家嚴格地遵守拜占廷藝術創作原則;佛羅倫薩畫派最初較比薩更為保守。
二、15世紀的美術
歐洲被法國所加與的哥特式統一之後的15世紀是異常混亂的世紀之一。盡管有許多地方性和民族性的變化,以及形式上的顯著不同,在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紀中,並非不可能找到某些根本性的原則。作為宗教信仰隻能容忍促進其自身理想的東西的一種陪襯後,藝術現在打破了神學的桎梏,成為探知外部世界的手段。“鏡子”是這一新藝術的共同象征,它反映大自然,盡管有風格上的不同,至少在繪畫中,同樣的現象影響著意大利和佛蘭德這兩個作為淵源的畫派。
(二)拜占廷美術
在東方,埃及、小亞細亞和敘利亞的希臘化時期大城市中,基督教教義和儀式形成於教會實實在在得勝之前,於公元395年分裂而成的東羅馬帝國,成了基督教藝術最活躍的中心。
西羅馬帝國為蠻族所滅,而東羅馬帝國則持續到15世紀。6世紀是拜占廷帝國及其藝術最廣泛擴張的時期,尤斯蒂尼安從柏柏爾人手中重新奪回非洲,在當地建立了許多教堂,隨著阿拉伯人入主地中海區域後,拜占廷藝術進入了所謂反對偶像崇拜危機的時期。這樣,拜占廷就開始堅持遵循傳統,幾乎跟埃及人的要求那樣嚴格。但是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麵:一方麵,由於要求畫神像的藝術家嚴格遵照古代的模式,拜占廷教會就幫忙在衣飾、麵貌或姿勢的形式中,保存下希臘藝術的觀念和成就,雖然比較生硬,但它還是比以後西方的藝術要接近自然。
清教主義風潮,並不象後來的新教風潮,譴責過分的偶像崇拜,此風在五、六世紀盛極一時,七、八世紀,在反偶像風的影響下,拜占廷藝術降低到裝飾性背景的水平,直至9~11世紀,拜占廷藝術才恢複了它的全部光輝。
(三)哥特式美術
公元12世紀末葉繼羅馬納斯克式建築而興起於法國北部,公元13~15世紀盛行於西歐各地,16世紀意大利人提出這一名詞並得到廣泛承認。實際上,哥特式藝術與哥特人毫無關係。
16世紀意大利文藝複興的藝術思潮是崇尚古代希臘羅馬的藝術風格,而哥特式藝術與之回異其趣,並貶為半開化和野蠻的樣式,歐洲又把哥特人當做蠻族來看待,所以便把“哥特”強加給這種藝術了。實際上,哥特式藝術是中世紀最偉大的成就,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顯著的價值,無論建築工程技術或藝術手法都達到了驚人的高度。
哥特式繪畫起源於公元13世紀的意大利繪畫,受拜占廷藝術的強烈影響。十字軍騎士在公元1204年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並建立了拉丁帝國之後,許多拜占廷大師來到意大利工作,他們將自己的豐富創作經驗傳授給當地畫家,當地畫家接受了拜占廷的藝術傳統,創作出許多拜占廷風格的聖像畫來。其中比薩畫派和佛羅倫薩畫派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畫派。
比薩畫派的畫家嚴格地遵守拜占廷藝術創作原則;佛羅倫薩畫派最初較比薩更為保守。
二、15世紀的美術
歐洲被法國所加與的哥特式統一之後的15世紀是異常混亂的世紀之一。盡管有許多地方性和民族性的變化,以及形式上的顯著不同,在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紀中,並非不可能找到某些根本性的原則。作為宗教信仰隻能容忍促進其自身理想的東西的一種陪襯後,藝術現在打破了神學的桎梏,成為探知外部世界的手段。“鏡子”是這一新藝術的共同象征,它反映大自然,盡管有風格上的不同,至少在繪畫中,同樣的現象影響著意大利和佛蘭德這兩個作為淵源的畫派。
象征主義的麵紗被撕落,藝術家以新鮮的眼光所看到的世界象一片不可思議的幻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