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宇宙流(1 / 2)

宇宙流,也許稱得上是現代圍棋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流行布局,它的始創者武宮正樹是一位不出世的大天才,其超越常人的棋才為世人所景仰。在網站索引中,武宮正樹的點擊次數甚至超過同一時期的世界第一高手李昌鎬。

在傳統布局理論裏,因中腹成空最為困難,所以大多數棋手都認為行棋中腹的價值最低,故有“金角銀邊草肚皮”之說。

然而武宮的棋一反傳統理論,直截了當地指向中腹,在確保自身棋的平衡中又寓有千變萬化,

圍棋的中央好像那無窮無盡的宇宙,也許人們永遠也搞不懂,至少是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成熟的理論出現。

職業棋手不怕對方圍大模樣,通常模樣越大越空虛,越容易被破掉,但武宮正樹正是在這方麵感覺卓越。他的圍棋故事總是這樣進行的:先展開大模樣——對方侵消——對侵消的子進行攻擊,在攻擊的過程中,要麼全殲對手,要麼借攻擊自然形成實地。簡單一點說就是模樣與侵消,攻擊與治孤,勢與地的轉換。

一般棋手在走大模樣棋的時候,一旦模樣被破便實空不足,而和武宮正樹對局的時候,往往是辛辛苦苦剛破掉一塊模樣後才發現,又有一塊模樣又形成了,而這一切卻是順理成章,毫不牽強。

因宇宙流是大模樣的戰法,往往是全局性的攻殺轉換,那種氣迫宏大的構思和華麗的手法很容易就獲得為數眾多的業餘棋迷喜好。

宇宙流的波瀾壯闊很容易給人以熱血沸騰的感覺,然而職業棋手對它的接納可以用“敬而遠之”來概括,稱讚聲此起彼伏,但在實戰中應者寥寥,原因無它,隻因它有一個令人望而卻步的特性——冒險。

職業棋手是以成績得以生存的群體,隻有不斷的勝利才能使他們獲得更好的生活,因而那無垠的宇宙,未知的空間,那沒人搞得明白的幻境,無法把握的命運是職業棋手所不願涉足的。

林靖宇不是職業棋手,所以他沒有職業棋手那種寸土必爭的意識,在他的意識中,戰鬥——攻擊——吃棋——勝利,這,就是一盤棋的全部。

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四顆擺在星位的黑子已經明確告訴了對手:如果不能在戰鬥中輝煌,那就在戰鬥中滅亡!

對於大模樣的棋大體上有兩種應對方法,一種是相互擴張模樣,這種方法最後往往演變成侵消與反侵消之戰,需要棋手有著極為冷靜正確的判斷力。另一種則是先行搶占實地,待對方模樣將成之時便深深打入,以治理孤棋一賭輸贏,這種方法依靠的則是棋手精妙的治孤能力。

王子明選擇的是互張模樣。治孤獲勝固然很容易得到觀者的喝彩,但其本身的風險也是極大。凡是喜愛使用四連星,高位中國流這類布局的高手大多中盤攻擊力很強,雖然王子明並不認為對手具備吃掉自已一塊棋的能力,但那終究是在黑棋勢力範圍內的戰過,一個不慎萬一搞死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當然,王子明並沒有單純地擴張模樣,雖然並不喜歡這種極端重視中腹的布局方法,但那不等於他沒對這種布局做過深入研究,做為世界頂級棋手,不管是不是喜不喜歡,了解每一種布局理論的優缺點都是最低的要求,因為在職業賽事裏,誰也不能保證自已的對手隻下自已熟悉的布局。

白棋小飛掛黑右上角時黑棋占了下邊星位成了四連星,王子明沒有按最流行的方法點三三搶占實地,那樣黑棋順調擋下右邊就會自動形成巨大的模樣。先一間跳起和黑棋關角交換再小飛入角,因事關白棋安定,本身實地也很大,所以林靖宇老老實實地尖三三,讓白棋得以順利地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