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實行重點轉移的戰略決策已經成為黨內共識的時候,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的中央工作會議,由於陳雲發言的巨大影響而在批評“兩個凡是”肯定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為天安門事件平反、分清重大曆史是非三大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時候,鄧小平又以他特有的洞察力,抓住機遇,及時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線,促成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曆史的偉大轉折,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領袖人物在曆史轉折關頭代表人民群眾的要求和願望創造曆史的偉大作用。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拋棄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老路,引導中國人民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路前進。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指導下,神州大地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勃勃、百廢俱興的景象:

——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的結果,首先是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誕生和確立,帶來了農村改革的突破;緊接著是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不僅給中國農民帶來了富裕,而且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的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工業化的道路。

——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幫後富,達到共同富裕。在這個大政策之下,人們的創造精神激活起來了,生產的潛力釋放出來了,物質財富前所未有地豐富起來,人民生活也前所未有地得到改善。

——進行了國民經濟的調整和改革。提高農副產品價格等政策調整了工農的關係;糾正國民經濟重大比例的嚴重失調,使物資、財政、信貸逐步趨於平衡,把經濟建設實事求是地放在適合國情、符合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的基礎之上;發揚經濟民主,加強崗位責任製,工人、企業、地方、中央四個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

——敞開國門,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不僅引進外資,發展對外貿易,而且在廣東和福建創建了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四個經濟特區。

——加強民主與法製。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的十名主犯進行了公開審理和宣判。

——繼續平反大量冤假錯案。共和國曆史上最大的冤案一——國家主席劉少奇得到平反昭雪。

——妥善解決曆史遺留下來的黨內和人民內部的矛盾,改正了五十多萬錯劃的右派分子,宣布原工商業者已改造為勞動者,把原為勞動者的小商小販、手工業者從資本主義工商業者中區別出來,為已改造成為勞動者的地主、富農分子改訂了成份。

——廢除領導幹部職務終身製,健全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實行黨政分開……政治體製的改革啟動了。

鄧小平還領導黨和人民,圍繞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總結“文化大革命”經驗教訓,對建國以來的曆史進行了科學的總結。在此過程中,針對從右麵來的錯誤思潮,鄧小平重申了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從而逐步形成“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的基本路線;他主持起草了經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既嚴肅地批評了毛澤東晚年所犯的嚴重錯誤,主要是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長時間的錯誤,又確立了毛澤東的曆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從而完成了黨的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這一曆史任務。

當實行重點轉移的戰略決策已經成為黨內共識的時候,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的中央工作會議,由於陳雲發言的巨大影響而在批評“兩個凡是”肯定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為天安門事件平反、分清重大曆史是非三大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時候,鄧小平又以他特有的洞察力,抓住機遇,及時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線,促成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曆史的偉大轉折,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領袖人物在曆史轉折關頭代表人民群眾的要求和願望創造曆史的偉大作用。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拋棄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老路,引導中國人民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路前進。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指導下,神州大地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勃勃、百廢俱興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