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歐洲勢力向全世界的蔓延(3 / 3)

由於美國社會的發展速度過快,出現了嚴重的勞動力不足,歐洲人的勞動力又比較昂貴,奴隸就成了美國資本家們的首選。然而,歐洲社會早已結束了奴隸時代,他們要到哪裏去獲取奴隸呢?很快,他們就把目光投向了遙遠的非洲。在美國人看來,黑人既沒有頭腦,又體格健碩,簡直就是天生的奴隸人種。如此一來,他們不僅在非洲掠奪各種自然資源,而且還大肆捕捉黑人,然後販賣到美國做奴隸。史料記載,在美國社會的崛起過程中,至少有數百萬黑人被販賣到美國做奴隸,其餘還有大量黑人在捕捉和運輸過程中慘遭滅頂。

直到19世紀末期,美國一些比較開明的知識分子,才開始把黑人當作人類看待。但是即便如此,非洲文化在他們眼中仍然近乎原始,甚至認為對黑人進行教化的必要都沒有。當然,美國和整個西方之所以不願對非洲展開教化,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即非洲社會一旦受到歐洲文化洗禮,那麼非洲人就不會再聽任他們的欺騙和掠奪了。

4.歐洲勢力在亞洲的延伸

在完成了對美洲的征服之後,歐洲人又在19世紀征服了非洲大陸。在此之前,澳洲大陸及其附屬島嶼也已經納入西方版圖,甚至連亞洲的東印度群島和菲律賓也已經被殖民,東亞的日本同樣被歐洲人染指。接下來,歐洲人就把目光投向了全世界唯一一片沒有被他們征服的土地,也就是中國政府(指中國清朝政府)統治下的大片土地。

其實,早在十字軍東征時期,歐洲就已經從阿拉伯世界獲悉了中國的存在。在當時的歐洲人看來,中國實際上隻代表著瓷器、茶葉、香料和絲綢,那個處於遙遠東方的國度,不僅是一個強大的帝國,而且頗具幾分神秘色彩。即使到了公元18世紀,歐洲學者仍然十分傾慕中國的文化,如法國著名學者伏爾泰,就曾公開指責法國社會製度的不合理,並且對中國的社會製度津津樂道。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公元18世紀,在此之前,歐洲各國對中國的正常貿易中非但占不到一點便宜,而且還讓大量白銀從世界各地流入中國。到了公元19世紀初,英國在經過一番充足準備後,終於開始對中國進行非法貿易,他們以孟加拉國為跳板,大肆向中國走私輸入鴉片。如此一來,中英兩國便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貿易糾紛,並最終升級為軍事衝突。然而讓英國人大跌眼鏡的是,看似強大的中華帝國,居然如此不堪一擊,以至於英國人順利簽署了一係列利己條約。

接下來,中英之間的此次事件在整個西方社會引起連鎖反應,歐洲列強都開始饞涎中國這塊大蛋糕。因而從公元1840年開始,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開始爭相進入中國瓜分利益,中國政府最終淪為歐洲各國的統治工具。公元1854年,日本也遭受了同樣的命運,但是由於資源比較匱乏,歐洲人並沒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日本。所以,日本人經過一番艱苦努力後,成功保住了經濟和政治的獨立地位,並且在後來取得了一定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強大的中華帝國和神秘的東方文化,一舉淪為歐洲人嘲笑的對象。尤其是那些曾經公開表示傾慕中國文化的學者,恨不能立即與之撇清關係。但是即便如此,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仍然充滿誘惑力,這讓歐洲學者趁著戰亂到中國內地搜刮了大量珍貴文物,以至於中國學者在進行本國曆史研究的時候,不得不前往歐洲各國。與此同時,歐洲學者也在加緊對印度的文化侵略,並且在此之前已經完成了對印度的殖民統治。當然,在整個過程中,中國、印度和日本的文化也與歐洲文化發生了融合,尤其是印度文化中的哲學思想,對歐洲社會在20世紀興起的“嬉皮士運動”和“新時代思想”都有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