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時機來了,不曉得把握,又有什麼用?我常說第一流智慧的人,創造機會;第二流的聰明人,把握機會;而愚笨的人錯過機會,失去了以後又不斷抱怨。如同趕公共汽車,第一流的人,先買好票,先站在第一個位子等著,車子一到,首先上去,有舒適的座位。第二流的人,買好票,剛好能擠得上去。第三流的人,公共汽車開過了,他在後麵跑步追趕,趕不上了,便在公共汽車後麵的一團黑煙中,大罵山門。不過世界上這一流的人居多,也許我們就在此輩之中吧!
古今中外,不知埋沒了多少人才,都是因為自己沒有乘勢,或沒有待時,或無勢可乘,或時機早已過去,或是時機遲遲不來。這些也可歸之於命運,所謂生不逢時,雖有才能也毫無用處。就好像算命的說,命好運不好,命是帝王之命,可是始終輪不到你上座,一生倒黴運,又奈何?!
講到乘勢與待時,確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不但個人事須乘勢待時,家庭事、社會事、國家事、天下事,莫不如此。即使有了智慧,有了基礎,還是要乘勢,還是要待時。
又如大家都知道宋朝有兩位愛國詩人,一個是陸放翁(遊),一個是辛稼軒(棄疾)。他們在少壯時代,皆是意氣淩霄、豪情萬丈的人物,當時生逢亂世,國運艱難,也真有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的氣概。
但到了他們的晚年,一切的豪情壯誌,都歸到孟子所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的哲理名言之領域了。所以陸放翁有一首詩《書憤》說:
早歲那知世事艱 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辛稼軒則有一首題為“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的詞:
壯歲旌旗擁萬夫 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銀胡籙 漢箭朝飛金仆姑
追往事 歎今吾 春風不染白髭須
卻將萬字平戎策 換得東家種樹書
不過,時機來了,不曉得把握,又有什麼用?我常說第一流智慧的人,創造機會;第二流的聰明人,把握機會;而愚笨的人錯過機會,失去了以後又不斷抱怨。如同趕公共汽車,第一流的人,先買好票,先站在第一個位子等著,車子一到,首先上去,有舒適的座位。第二流的人,買好票,剛好能擠得上去。第三流的人,公共汽車開過了,他在後麵跑步追趕,趕不上了,便在公共汽車後麵的一團黑煙中,大罵山門。不過世界上這一流的人居多,也許我們就在此輩之中吧!
古今中外,不知埋沒了多少人才,都是因為自己沒有乘勢,或沒有待時,或無勢可乘,或時機早已過去,或是時機遲遲不來。這些也可歸之於命運,所謂生不逢時,雖有才能也毫無用處。就好像算命的說,命好運不好,命是帝王之命,可是始終輪不到你上座,一生倒黴運,又奈何?!
講到乘勢與待時,確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不但個人事須乘勢待時,家庭事、社會事、國家事、天下事,莫不如此。即使有了智慧,有了基礎,還是要乘勢,還是要待時。
又如大家都知道宋朝有兩位愛國詩人,一個是陸放翁(遊),一個是辛稼軒(棄疾)。他們在少壯時代,皆是意氣淩霄、豪情萬丈的人物,當時生逢亂世,國運艱難,也真有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的氣概。
但到了他們的晚年,一切的豪情壯誌,都歸到孟子所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的哲理名言之領域了。所以陸放翁有一首詩《書憤》說:
早歲那知世事艱 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辛稼軒則有一首題為“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的詞:
壯歲旌旗擁萬夫 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銀胡籙 漢箭朝飛金仆姑
追往事 歎今吾 春風不染白髭須
卻將萬字平戎策 換得東家種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