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觀點鮮明 氣勢恢弘(2 / 3)

……我們麵前的困難是有的,而且很多的,但是我們確信:一切困難都將被全國人民的英勇奮鬥所戰勝。中國人民已經具有戰勝困難的極其豐富的經驗。如果我們的先人和我們自己能夠渡過長期的極端艱難的歲月,戰勝了強大的內外反動派,為什麼不能在勝利以後建設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呢?隻要我們仍然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隻要我們團結一致,隻要我們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和團結國際友人,我們就能在經濟戰線上迅速地獲得勝利。

……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於世界。

我們的國防將獲得鞏固,不允許任何帝國主義者再來侵略我們的國土。……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

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麵前發抖罷,讓他們去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達到自己的目的。

……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頁)

[賞析]

備受帝國主義列強欺淩、壓迫多年的中國人民,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率領下,前仆後繼,英勇奮鬥,終於推翻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一個偉大的民族巨人般地屹立於世界東方,她發出的第一個聲音,就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就是1949年9月21日,代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毛澤東主席致開幕詞時,代表全中國人民發出了時代的曆史強音。在這次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每次捧讀這篇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開幕詞,都有身居其境、耳聞其聲之感,那響徹全球、震撼大地,億萬人振臂歡呼的熱烈場麵又浮現在眼前。這篇開幕詞,不僅意義巨大,而且在寫作技法上也堪稱典範,頗值得我們學習和揣摩。

一、觀點鮮明,中心突出

開幕詞通常是一個會議的序曲與前奏,它要求在寫作上必須觀點鮮明、主題顯露,以便為整個會議奠定基調、指明方向。《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以下簡稱《開幕詞》)這篇開幕詞,甭說全文,僅是這個由八個字組成的非常簡短的標題,就足可以使人完完全全把握了它的中心、主題,這是一個形象生動且又含義深遠的標題。一個“站”字精彩無比,發人深省,它表明中國人民飽受欺壓、剝削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長期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已被搬掉,中國人民開始昂首挺胸、揚眉吐氣,一個巨人在960萬平方公裏的大地上站立起來,可見這個標題的寫作是多麼精彩。我們說,公文的標題是一篇公文的“窗口”,是透視“心靈”的“眼睛”,要使文件主旨明白顯露,寫好標題是重要一手,毛澤東同誌撰寫的很多公文,在這方麵為我們做出了表率。像為追悼張思德同誌所作的演講詞——《為人民服務》、黨的七大的開幕詞與閉幕詞——《兩個中國之命運》和《愚公移山》等,都給人們留下永世難忘的印象。

《開幕詞》的全文,更是緊密圍繞“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個主題進行謀篇布局的,全文16個自然段,大體可分為兩大部分。1至6段是闡述中國人民是如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仆後繼,不怕犧牲,英勇奮戰,打敗了美帝國主義所援助的國民黨反動政府,終於在世界上站起來了,以及站立起來的偉大意義;7至16段,作者以一個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的遠見卓識,高瞻遠矚、深謀大略地指出,中國人民雖然站起來了,“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帝國主義者和國內反動派決不甘心於他們的失敗,他們還要作最後的掙紮”,鼓勵全國人民不屈不撓,奪取保衛建設新中國的新勝利。概括起來,前一部分是講中國人民是怎樣站起來的,後一部分是站起來以後要幹什麼即新的任務。

標題亮明主旨,全文布局緊扣中心,使這篇具有劃時代偉大意義的《開幕詞》觀點鮮明、中心突出,讀後給人以十分鮮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