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的扶蔣反共政策,說明了美國反動派的猖狂,但是一切中外反動派的阻止中國人民勝利的企圖,都是注定要失敗的。現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反民主的反動隻是一股逆流。目前反動的逆流企圖壓倒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的主流,但反動的逆流終究不會變為主流。……由於這些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所以雖有反蘇反共反民主的逆流存在,但是這種反動逆流總有一天會要被克服下去。
現在中國正開著兩個大會,一個是國民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一個是共產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兩個大會有完全不同的目的:一個要消滅共產黨和中國民主勢力,把中國引向黑暗;一個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和它的走狗中國封建勢力,建設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把中國引向光明。這兩條路線在互相鬥爭著。我們堅決相信,中國人民將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大會的路線領導之下,得到完全的勝利,而國民黨的反革命路線必然要失敗。
(第三卷,第1101~1103頁)
[賞析]
六十多年後的今天,重新捧讀毛澤東同誌在黨的七大上所作的閉幕詞——《愚公移山》,仍倍感親切。當年,全黨、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就是靠“愚公移山”一樣的精神,搬掉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現在,我們同樣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奪取改革和開放的新勝利,使祖國變得更加繁榮富強。這篇力抵雄兵百萬的公文名篇佳作,不僅在思想上、精神上永遠放射著耀眼的光輝,而且在公文寫作技法上也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一、標題顯旨,開門見山
公文標題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透視“心靈”、顯示主旨的“窗口”。寫文件與文學寫作不同,講究主旨明白顯露,而且,顯露得越早、越徹底、越明白越好。毛澤東同誌的許多文章,特別是一些會議上的演講詞、開幕詞、閉幕詞,其標題都緊扣中心,表明主旨,而且有的還使用比喻、設問、引用等修辭手法,既形象生動又精巧別致。《愚公移山》就是引用寓言故事而成,使人一聽一看就把握了全文的中心,耳目為之一振。
毛澤東同誌曆來教導我們寫文章要“開門見山”,即“首先提出要點,即於開端處,先用極簡要文句說明全文的目的或結論(現在新聞學上稱‘導語’,亦即中國古人所謂‘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愚公移山》在這方麵為我們樹立了典範。它一開頭就切入主題,說評價,講結論,找不到半點多餘的話。“我們開了一個很好的大會”。多麼幹脆利落、直截了當!接著圍繞這個評價講了“我們做了三件事”,既是開頭評價的依據,更是對七大主要收獲的概括;隨後又講了“一個勝利的大會,一個團結的大會”,接著又講了它的依據,最後把這次大會概括為三個“模範”。總之,通過邊敘邊議而分條講的“三件事”,並列講的“三個一”及排比講的三個“模範”,就是對七大的全盤小結與高度評價,滿打滿算才用了二百多一點的字,真可謂高度概括,言簡意賅,開宗明義,妙筆生輝。
美國政府的扶蔣反共政策,說明了美國反動派的猖狂,但是一切中外反動派的阻止中國人民勝利的企圖,都是注定要失敗的。現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反民主的反動隻是一股逆流。目前反動的逆流企圖壓倒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的主流,但反動的逆流終究不會變為主流。……由於這些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所以雖有反蘇反共反民主的逆流存在,但是這種反動逆流總有一天會要被克服下去。
現在中國正開著兩個大會,一個是國民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一個是共產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兩個大會有完全不同的目的:一個要消滅共產黨和中國民主勢力,把中國引向黑暗;一個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和它的走狗中國封建勢力,建設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把中國引向光明。這兩條路線在互相鬥爭著。我們堅決相信,中國人民將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大會的路線領導之下,得到完全的勝利,而國民黨的反革命路線必然要失敗。
(第三卷,第1101~1103頁)
[賞析]
六十多年後的今天,重新捧讀毛澤東同誌在黨的七大上所作的閉幕詞——《愚公移山》,仍倍感親切。當年,全黨、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就是靠“愚公移山”一樣的精神,搬掉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現在,我們同樣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奪取改革和開放的新勝利,使祖國變得更加繁榮富強。這篇力抵雄兵百萬的公文名篇佳作,不僅在思想上、精神上永遠放射著耀眼的光輝,而且在公文寫作技法上也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