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意旨明確 嚴謹順暢(3 / 3)

決議重點立足於行,著眼於對問題的解決。從實際出發,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提出糾正的辦法。這些辦法簡明扼要,具體有力,讚成什麼,反對什麼,允許什麼,禁止什麼,清清楚楚,並且已被實踐證明切實可行,行之有效,如同一個高明的醫生在對病人的病情和病因診斷清楚以後所開出的良方。照此服用,藥到病除,病人很快便康複痊愈。這篇決議之所以寫得成功,之所以能在中國人民軍隊的建軍史上發揮重大作用,產生深遠的影響,其重要原因就在於它既找到了紅軍中各種錯誤思想產生的根源和危害,更重要的是也找到了克服的措施和辦法。觀點與材料相統一,理論與實際相符合,為我黨在軍隊中如何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

縱橫交叉、類條結合的表達方式,簡明曉暢、幹淨利落的語言表達是這篇決議的又一個特點。這篇決議內容多,涉及麵廣,需要糾正的錯誤思想和錯誤傾向有八個方麵,而每個方麵都要分別地列表現、論危害、找根源、提出糾正的辦法。要將這樣多的內容在篇幅不長的文章中表達得一清二楚,選用什麼樣的表述方式至關重要。毛澤東同誌在決議中采用了篇前撮要的“倒懸法”,對全文的中心內容作了“導語”式的概括。然後將紅四軍黨內存在的需要糾正的各種錯誤思想,每種列為一個部分,並將這些錯誤思想作為小標題,置於每個部分之前。全文除導語外,共分為八個部分,每個部分中的每個具體問題又分條列項,用數碼序號標明,並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來安排每個部分的結構。從整體上看,決議屬於橫式結構;從部分上看,則屬於縱式結構。這種縱橫交叉、類條結合、條項貫通的表達方式,使得這篇決議本來十分繁多的內容顯得眉目清晰,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緊密連貫,篇幅簡短,全文自然流暢,渾然一體。這樣的謀篇技巧,不禁令人拍手稱絕,充分顯示出了毛澤東同誌高超的公文寫作藝術。

在語言的運用上,這篇決議也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一篇好的公文,隻有好的主題、好的結構還不行,還需要有好的語言來表達。這篇決議的語言是標準的公文語言,集準確、莊重、平實、簡明於一體,充分體現了公文語言的特色。其中最典型最突出之點莫過於用語的簡明。這集中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麵:

一是每個部分的開頭開門見山,各條款起句直切議題。例如“引言”部分的開頭是:“紅軍第四軍的共產黨內存在著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這對於執行黨的正確路線,妨礙極大。”“關於單純軍事觀點”部分的開頭是:“單純軍事觀點在紅軍一部分同誌中非常發展。其表現如……”“關於極端民主化”部分的開頭是:“紅軍第四軍在接受中央指示之後,極端民主化的現象,減少了許多。例如……”這樣的開頭,沒有半句穿靴戴帽的廢話、套話。既簡明,又富於變化,使人不感到千篇一律、單調乏味。同時,由於全文每部分都采用了條款結合的表達方式,每條一段,或段前明旨,或單刀直入,省去了許多承上啟下,轉折過渡的關聯用語,使決議重點突出,言簡意賅,又不顯得前後脫節、鬆散。

二是用語精練,表意明確。公文是為解決實際問題的。長篇大論固不可取,但簡而不明,言不及義也將有害於實際問題的解決。這篇決議較好地處理了這一矛盾,根據表達需要,宜長則長,宜短則短。決議包括“引言”在內共九個部分,最長部分近1200字,最短的部分不到200字。全文4500餘字,平均每個部分僅500多字。對於這樣一篇重大的決策性公文,寫得如此簡短,除前述原因外,還應歸功於用語的簡潔明了。請看下例:決議在“關於盲動主義殘餘”這部分是這樣寫的:“紅軍黨內對盲動主義已經作了鬥爭,但尚不充分。因此,紅軍中還有盲動主義思想的殘餘存在著。其表現如:一,不顧主觀和客觀條件的盲幹。二,城市政策執行得不充分,不堅決。三,軍紀鬆懈,特別是打敗仗時。四,還有某些部隊有燒屋行為。五,槍斃逃兵的製度和肉刑製度,也是帶著盲動主義性質的。盲動主義的社會來源是流氓無產者的思想和小資產階級的思想的綜合。糾正的方法:(一)從思想上肅清盲動主義。(二)從製度上和政策上糾正盲動的行為。”這一部分連同標點在內僅190字,論述了紅軍黨內對盲動主義的態度及盲動主義的現狀,列舉了盲動主義殘餘五個方麵的表現,並指出其根源和糾正的辦法。文字簡短,表意確切,十分幹淨利落,真是簡明至極。

總之,毛澤東同誌所寫的這篇決議,如同他寫的其他公文一樣,堪稱上乘之作。其思想之深邃,技巧之嫻熟,真可謂爐火純青,令人傾倒。這足以說明,毛澤東同誌不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而且是一位經驗豐富、造詣頗深的公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