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千錘百煉 精益求精(1 / 3)

《毛澤東交往錄》一書中寫道:1961年黨的八屆九中全會之後,毛澤東同誌親自組織了三個調查組。分別到浙江、湖南、廣東的農村去作了曆時100天的調查以解決農村問題。因為經過1958年“大躍進”,1959年“反右傾”,1960年的困難時期,國民經濟持續惡化,接近崩潰。為了扭轉困難局麵,便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想製定一個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也就是後來的《人民公社六十條》。經過幾個月的調查,三個調查組幾次向毛主席彙報,誰也沒有提出新觀點、新看法。但毛澤東卻在3月13日召開的“三南”會議(中南、華南、西南三個大區中央局書記和各省、市、自治區委書記會議)上,鮮明地提出了反對平均主義的主張,即人與人之間、隊與隊之間分配上的平均主義。這個思想,就成為後來製定人民公社工作條例的基本思想。反對平均主義,在今天看來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在1961年那個特定的時期,能夠提出這一觀點,應該說是觀察敏銳、認識深刻、提法高遠的,顯示出了領袖的英明遠見。特別是經過三個組的多次彙報,誰也沒有提出一個宗旨,這就充分說明,在這100天當中,毛澤東同誌也在調查研究,不斷地思考,反複地琢磨,最後概括出了以上的具有指導性的意見,這個意見就是製定“六十條”的基本精神。這是毛澤東同誌反複醞釀基本精神的一個例證。

(二)敲定政策

毛澤東同誌在修改公文時,很注意政策的正確與否。正如他在《關於情況的通報》一文中說的:“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各級領導同誌務必充分注意,萬萬不可粗心大意。”(第四卷,第1298頁)因此,他總是首先修改那些不妥當的地方,以加強其政策性。例如:

……他們想:什麼無產階級思想,還不是那一套?他們是哪裏知道要得到這一套並不容易,有些人就是一輩子也沒有共產黨員的氣味,隻有離開黨完事。當然還有一種比這更壞的人,就是組織上加入的也是日本黨、汪精衛黨,大資產階級大地主的特務黨,但是他們隨後又鑽進了共產黨和共產黨領導的組織,掛著“黨員”和“革命者”的招牌。因此……

(《整風文獻》,第295頁)

……他們想:什麼無產階級思想,還不是那一套?他們哪裏知道要得到這一套並不容易。有些人就是一輩子也沒有共產黨員的氣味,隻有離開黨完事。因此……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第三卷,第875頁)

兩相比較,後者刪掉了“當然還有一種比這更壞的人”到“掛著黨員和‘革命者’的招牌”這樣一個大的複句。這句中所舉的情況可能有,但沒有代表性,不是普遍現象,他們已不屬於整風範圍:如果照原樣寫,就混淆了兩類矛盾,傷害了多數人,會造成界限不清,因此確實應該刪掉。刪掉了這一段反而加強了政策性,保護了大多數。

《毛澤東交往錄》一書中寫道:1961年黨的八屆九中全會之後,毛澤東同誌親自組織了三個調查組。分別到浙江、湖南、廣東的農村去作了曆時100天的調查以解決農村問題。因為經過1958年“大躍進”,1959年“反右傾”,1960年的困難時期,國民經濟持續惡化,接近崩潰。為了扭轉困難局麵,便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想製定一個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也就是後來的《人民公社六十條》。經過幾個月的調查,三個調查組幾次向毛主席彙報,誰也沒有提出新觀點、新看法。但毛澤東卻在3月13日召開的“三南”會議(中南、華南、西南三個大區中央局書記和各省、市、自治區委書記會議)上,鮮明地提出了反對平均主義的主張,即人與人之間、隊與隊之間分配上的平均主義。這個思想,就成為後來製定人民公社工作條例的基本思想。反對平均主義,在今天看來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在1961年那個特定的時期,能夠提出這一觀點,應該說是觀察敏銳、認識深刻、提法高遠的,顯示出了領袖的英明遠見。特別是經過三個組的多次彙報,誰也沒有提出一個宗旨,這就充分說明,在這100天當中,毛澤東同誌也在調查研究,不斷地思考,反複地琢磨,最後概括出了以上的具有指導性的意見,這個意見就是製定“六十條”的基本精神。這是毛澤東同誌反複醞釀基本精神的一個例證。

(二)敲定政策

毛澤東同誌在修改公文時,很注意政策的正確與否。正如他在《關於情況的通報》一文中說的:“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各級領導同誌務必充分注意,萬萬不可粗心大意。”(第四卷,第1298頁)因此,他總是首先修改那些不妥當的地方,以加強其政策性。例如:

……他們想:什麼無產階級思想,還不是那一套?他們是哪裏知道要得到這一套並不容易,有些人就是一輩子也沒有共產黨員的氣味,隻有離開黨完事。當然還有一種比這更壞的人,就是組織上加入的也是日本黨、汪精衛黨,大資產階級大地主的特務黨,但是他們隨後又鑽進了共產黨和共產黨領導的組織,掛著“黨員”和“革命者”的招牌。因此……

(《整風文獻》,第295頁)

……他們想:什麼無產階級思想,還不是那一套?他們哪裏知道要得到這一套並不容易。有些人就是一輩子也沒有共產黨員的氣味,隻有離開黨完事。因此……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第三卷,第875頁)

兩相比較,後者刪掉了“當然還有一種比這更壞的人”到“掛著黨員和‘革命者’的招牌”這樣一個大的複句。這句中所舉的情況可能有,但沒有代表性,不是普遍現象,他們已不屬於整風範圍:如果照原樣寫,就混淆了兩類矛盾,傷害了多數人,會造成界限不清,因此確實應該刪掉。刪掉了這一段反而加強了政策性,保護了大多數。

(三)強化邏輯性

邏輯是屬於概念、判斷、推理的問題。毛澤東同誌對公文的修改很注意這一方麵,提倡要改變偏激的言詞、片麵的提法,所運用的判斷、推理要正確。這樣,公文的內容才具有說服力。

例1:

但是無論什麼樣的階級也無論什麼階級社會中的個別階級,總是以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以藝術標準放在第二位的。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文學藝術作品,不管其藝術程度怎樣高,總是排斥的。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文學藝術作品,也必須排斥其反動的政治性,而隻批判地吸收其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