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突然覺得再這樣問下去也隻是浪費時間,這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球員似乎比那些成熟幹練的球員還要圓滑,總是避過問題的要害,他根本就得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與其這樣,倒不如真的與林翔聊聊天,或許那些喜歡林翔的人還是會喜歡看的。
想到這裏,劉剛將筆記本合上,喝了一口咖啡道:“知道德國的媒體怎麼評價你嗎?”
“怎麼說?”林翔雖然懂德語,但卻不喜歡看電視,特別不喜歡看新聞,他有空的時候就去練球,為的隻是將自己的潛力最大程度的挖掘出來,不然擁有那麼好的基因,用不了肯定浪費了。
“他們說你之所以能進球,那是因為對方都小看了你,一旦你的名氣變大,進球就會變得非常困難。”劉剛淡淡說道。
林翔不知道這個事情是真的還是劉剛亂諏出來的,不過對方既然問了,他就不能不給廣大球迷一個回答。
“是嗎?那麼我如果成為了這個賽季德甲的最佳射手就沒人會這麼說了吧?”
“有點驕傲了吧?”
“驕傲?那麼你們拭目以待便是,我既然敢在這裏放話,就不怕將來有人會笑話我說大話。”此刻的林翔絕對是充滿了自信,甚至可以說有些狂傲不羈,但他喜歡這樣的感覺,終於可以講壓抑許久的情緒徹底爆出來了。
另一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根據林翔原來的記憶,這個賽季德甲最佳射手基斯林好像也就進了2o個球而已,這個數量實在不算多,他有信心越。
“嗬嗬,我會關注你的表現的,希望今天的話不會是個笑話。”劉剛還是覺得林翔有點托大了,一個剛剛在德甲賽場上踢球的球員,還錯過了四輪比賽,真的能夠成為德甲進球王嗎?
說實話,他不太喜歡林翔這樣的個性,作為一個大學裏畢業的高材生,他更喜歡那種謙虛謹慎的人,即便有實力也應該低調一些嘛,何必那麼囂張?
不過也不能否認,囂張是需要勇氣和實力的,沒有實力的人囂張那就是找抽,而擁有實力的人囂張那才是真正的囂張。
離開吉祥餐館的時候,劉剛心中已經想好了新聞的標題和大概內容,不管喜不喜歡林翔,他都覺得有些東西應該寫出來才是。
“中國足球,究竟缺少些什麼?”,這就是劉剛想要寫的東西,通過與林翔的直接對話,他現了一個問題,中國足球一直缺少一種舍我其誰的霸氣,我們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了三流球隊,當成了不會踢球的亞洲人,於是時間長了,我們就會覺得這個想法成了真理,即便是在韓國人和日本人開始在世界足壇上取得成績的時候,我們依然保持著徹底的低調。
不,那已經不是低調,而是自信心的徹底流失,是一種極端保守的心態。
當然,中國足球的水平是狂不起來的,可我們最起碼應該對自己有些信心,應該認為自己也能把球踢好。
但不幸的是,我們的球員總是習慣性地把踢不好球歸結於膚色之上,認為隻有白種人和黑種人才適合踢球,黃種人天生與足球無緣,這是多麼可笑的一件事情啊,也是多麼可悲的事情。
在這之前,甚至劉剛自己也是那麼認為的,不過當他見了劉翔之後,突然間就改變了想法,或許中國足球真的應該多一些自信,少一些自我貶斥,總是認為自己不行的人,很可能就真的不行了,或許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自我暗示吧。
離開德國的劉剛帶回去的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想法和一些有關林翔訓練時的視頻和照片,而且還有對未來中國足球深切的思考。
體製上的問題可以通過強製手段進行改變和改善,比如假球、賭球之類的肮髒事情,但心理和心態上的問題,卻不是強製手段能夠解決的了的,或許隻有當中國真正出現一兩個笑傲世界足壇的球星之後,才會有一個徹底的改善吧。
就好像在科學研究上麵,盡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之中沒有地地道道的中國人,隻有幾個華裔科學家,但這卻足以讓國人產生一種自信,那就是黃皮膚的人不比白種人差,這也是為什麼近些年中國科技日新月異,在很多方麵都展非常快的原因之一。
或許暫且可以把這個稱之為“標杆效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