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獄中的甘地(2 / 2)

聖雄依然神誌清醒,思路敏捷,表現出非同尋常的毅力。絕食前的日日夜夜,他思考麵臨的棘手問題,忙於錯綜複雜的談判。從海濱城市寄來的政治家的信件,沉重地打擊了他的心靈。眾所周知,絕食期間,各個政黨的強硬立場,對他的危境未表示一絲憐憫。但他從未露出精神崩潰的神情。他那天生清澈的思維之河從未混濁。在他苦修的肉體上看到不可戰勝的鮮活的靈魂,不能不感到驚奇。不來到他的身邊,就無從知曉這個瘦弱男子竟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躺在死亡祭壇下的這位偉人的心聲,今日傳到印度億萬人民的心中。距離的障礙,牢房的障礙,變幻莫測的政治形勢的障礙,都擋不住他。數世紀思想僵化的壁壘在他麵前分崩離析。

穆哈特瓦輕聲告訴我,聖雄一直殷切地期待我來探望。我在監獄出現有助於國家問題的解決,這在我是前所未有的經曆。我感到高興的是,他終於滿意了。

考慮到牆壁似的圍著他對他的健康不利,我們自覺地後退幾步席地而坐,斜陽冷漠地落在院牆上。身著白色土布衣服的男女囚徒,三三兩兩地平靜地交談著。這些人值得一提。他們的言談舉止中,你看不到由煽動培植的粗野。品行贏得了信任。監獄當局對他們另眼相看,允許他們互相自由自在地接觸。他們從不違背聖雄的承諾尋釁鬧事。他們具有顯而易見的堅定的自尊心和自製力。不言而喻,他們是爭取印度獨立的名副其實的鬥士。

終於,典獄長拿著政府蓋過章的信件來到院子裏,我發現他臉上泛著淡淡的喜悅。聖雄肅穆而緩慢地看完典獄長交給他的一封信,把朋友們叫到跟前,吩咐他們仔細研究一下。

朋友們把信遞給我。體現上層政府意誌的這封信,措辭嚴謹,但給我的印象是,它並不悖違聖雄的意願。裏達耶那特·昆吉魯簡明扼要地重複了信中的內容,完全消除了聖雄心中的疑慮。絕食鬥爭於是宣告結束。

聖雄的木板床移到牆影裏,四周鋪了牢房裏用的線毯,大家圍坐一圈。穆哈特瓦說聖雄愛聽《吉檀迦利》的一首歌曲《生命憔悴時躍入友愛的甘泉》,曲調我記不全了,隻得即興發揮唱了一遍。薩姆夏斯特裏吟誦了一段《吠陀》經,聖雄才接過卡希都麗芭伊(甘地夫人。)端著的一杯檸檬汁,慢慢啜飲。沙巴爾瑪迪道院的師生和其他在場的人齊聲高唱毗濕奴讚歌之後,分發水果、甜食。

戒備森嚴的監獄裏舉行這種莊嚴的慶祝活動,在印度是史無前例的。它是監獄裏獻身的祭祀獲得空前成功的生動體現,從另一個角度說,獄中不期而遇的激動人心的場麵,可謂神聖的典禮。

翌日下午,空闊的希巴傑曼迪爾廣場舉行群眾大會。我費勁地擠上主席台,心想,我和阿維瑪尼(典出《摩訶婆羅多》,阿維瑪尼係阿周那之子,他衝進敵陣,未能生還。)一樣,隻有進路沒有退路。瑪拉巴吉首先致辭,以純正的印地語條理分明地闡述對不可接觸者的世俗偏見完全不符合印度教教義。他多次朗誦梵文詩句,論證自己的觀點。我說話聲音微弱,沒有讓如海似潮的人群聽清演講的那份能耐,隻簡單說了幾句,書麵講話由戈賓特代念。在暗淡的夕照下,事先不看講稿,他竟讀得那麼流暢、清楚,著實讓我吃驚。

我的普那之行到此結束。臨別的上午,我在聖雄身邊待了很久,就許多問題同他交換意見。這一天內,他出人意料地康複了,血壓大致正常,說話語氣堅定,笑吟吟地和前來祝賀的人交談。孩子們獻給他一束束芬芳的鮮花,他摟著天真爛漫的孩子,喜笑顏開。

今天,聖雄甘地肩負重大的曆史責任,光彩奪目地出現在我們麵前,這是鼓勵人們在群眾中發現偉人的一種動力,願這種動力在印度各地成為切實有效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