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船體

五哥喬迪看了《交流報》上的一則廣告,親自前往拍賣會場,中午回來他告訴大家,他以七千盧比的價格,買了一條船的船體,隻要裝上柴油機,修建幾個船艙,是挺好的一艘船。

五哥這樣做,也許是因為對國內某些專門搖唇鼓舌、舞文弄墨,航行知識一竅不通的文人,窩了一肚子火的緣故。在這之前,他請人試製了幾盒火柴,可劃來劃去一根也劃不燃。他信心十足地與誌同道合者造了一台土織布機,可這台織布機隻織了夠做一塊披肩的布,便一聲不響了。他忽然又買空船體,意欲發展民族航行事業。可空船體不單安裝了柴油機,修建了船艙,也裝滿了債務和厄運。

應該記住,是他一個人承擔了摸索帶來的損失,可發展民族工業的裨益,濃墨重彩地寫在了國家的史冊上。世界上這些不精於核算,不善於經營的誌士仁人,一次次讓艱苦探索的洪水,在國家的建設事業上漫過;那洪水倏地湧來,倏地退落,留下的一層層淤泥,把生氣浸透祖國的大地。日後長出茁壯的作物,縱然無人記住他們,那些愛國誌士也甘願承受活著和死後的一切經濟損失。

一方是資本雄厚的英國公司,另一方是單槍匹馬的五哥喬迪。雙方在航道上的戰鬥一天天變得多麼激烈,庫爾那和巴裏薩爾的老百姓至今記憶猶新。在競爭的逼迫下,五哥購買了一艘船,虧損越來越大,收入卻日益減少。票價已是名存實亡,庫爾那—巴裏薩爾航線上,出現了真正的“共產主義”時代。旅客不啻乘船不買票,旅途中還能吃到免費供應的甜食。巴裏薩爾的誌願者們,高唱愛國歌曲,到處招攬旅客。於是,船上是不缺少旅客了,可物資等方麵的短缺有增無減。

盲目的愛國熱情,是找不到通往成本核算的道路的。不管頌讚多麼動聽,不管激情如何高漲,賬本始終忘不了小九九,結果,賬目不是邁著方步,而是像蚱蜢那樣在負債之路上向前竄蹦。

那些意氣用事、不善經營的人的一大危險,是別人一眼就把他們看透,而他們不善於識別他人的麵目。他們學會知人善任,往往付出巨大代價,花費很長時間。他們一生中往往來不及吸取教訓,重整旗鼓。

旅客在五哥的船上不花錢吃到點心,五哥的雇員和水手中間也未出現像修道士那樣忍饑挨餓的跡象。船上為旅客提供飲食,雇員和水手也未被剝奪享用的權利,最後,最神聖的收獲——巨大的債務,屬於五哥。

那些日子,我們每天聽到庫爾那—巴裏薩爾水路上雙方勝負的消息,無比激動地研究對策。有一天傳來一則壞消息,五哥公司的“愛國者號”客輪與哈卜拉橋的橋墩相撞,沉入水底。五哥因此陷入困境,不得不關閉公司,沒有給自己留下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