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黑盲性精神錯亂:black patch psychosis
[53] 赫伯斯(Donald Olding Hebb,1904.07.22~1985.08.20):在神經心理學方麵很有影響力的加拿大心理學家。他致力於了解神經元功能在心理過程中——如學習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被尊為神經心理學與神經網絡學之父。
[54] 傑克·弗農(Jack Vernon):生在田納西州,長在弗吉尼亞州,是二戰期間的飛行員。獲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博士學位。1966年,他移居美國俄勒岡州開始進行耳鳴臨床研究,不久即在俄勒岡保健科學大學建立了美國第一個耳鳴診所。
[55] 北美大草原(prairie):分布於北美大陸中部和西部的遼闊的大草原,也稱為溫帶草原,以禾本科植物為主。隨著降雨量的由西向東增加和草莖的高低,而又區別為高、中、低幾種類型的草原,東部氣候半濕潤,草木繁茂,種類豐富,並常出現島狀森林或灌叢,稱為高草草原;西部內陸靠近荒漠一側,雨量減少,氣候變幹,草群低矮稀疏,種類組成簡單,並常混生一些旱生小半灌木或肉質植物,稱為矮草草原。中間為過渡混生草原。
[56] 史蒂夫·帕克德(Steve Packard):主持伊利諾斯州自然保護協會的科學和管理工作,喚起了世界對芝加哥地區殘存的稀樹大草原的關注,建立了自願者網絡,成為《紐約時報》科學作家威廉·史蒂文斯的新書《橡樹下的奇跡》所關注的焦點。
[57] 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 Leopold,1887~1948):美國倫理學家、環境保護主義理論家。著有自然隨筆和哲學論文集《沙鄉年鑒》。在這本書中,利奧波德從哲學的意義上提出了“土地道德”的概念,把人們對自然的態度與人的道德聯係在一起,並指出,在人類曆史上,征服者最終都將禍及自身。
[58] 1英畝≈4047平方米
[59] 浴火重生的種子:某些硬殼類植物種子,非火燒去外殼不能發芽。比如澳洲桉樹的種子有厚厚的木質外殼,借助大火把它的木質外殼烤裂,便於生根發芽。因此桉樹林就像鳳凰,大火過後不僅能獲得新生,而且會長得更好。
[60] 熱帶或亞熱帶稀樹大草原(savanna):是指幹濕季對比非常明顯的熱帶地區。主要見於東非、南美巴西高原和印度等地。以高達一米以上的旱生禾草為主要成分所組成的草被層占優勢,在這種草被層的背景上散生著一些旱生矮喬木。以禾草的生產力高以及植被稀疏開曠等為其特點。savanna土著原意即為“樹木很少而草很高”。
[61] 《夢幻之地》(Field of Dreams):是凱文·科斯特納最出色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部帶有神秘色彩的文藝片,描寫中年人不甘心於平凡而內心渴望追求夢想的那股力量,對於美國嬰兒潮一代的集體心理有深刻動人的刻畫。主人翁是青少年時期與父親失和而無法完成夢想的農場主人雷,有一天他聽到神秘聲音說:“你蓋好了,他們就會來。”於是他像著了魔一樣鏟平了自己的玉米田,建造了一座棒球場,沒想到他的棒球偶像真的來到那裏打球,而且還因此使他跟父親之間的多年心結得以開解。
[62] 斯圖亞特·皮姆(Stuart Pimm):1971年獲英國牛津大學文學學士,1974年獲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哲學博士。皮姆具有保護瀕危物種的經驗,對熱帶雨林的消失及其後果頗有研究。
[63] 吉姆·德雷克(Jim Drake):宇航工程師,發明家,帆板運動創始人之一。
[64] 斯圖亞特·考夫曼(Stuart Kauffman,1939~):美國聖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科學家,理論生物學家。
[65] 戴維·溫蓋特(David Wingate,1935~)鳥類學家、博物學家、自然資源保護論者,大英帝國勳章獲得者。再現了百慕大生態環境,拯救了珍稀鳥類圓尾鸌。
[66] 少了釘子,丟了王國:這個寓言故事講的是一個國王去打仗,所騎的戰馬少了一個馬掌釘,結果在戰鬥中戰馬跌倒,輸掉了戰爭,也丟掉了王國。
[67] 丹尼·希利斯(Danny Hillis,1956.09~):美國發明家、創業家和作家。他與其他人聯合創立了“思考機器公司”(Thinking Mae Corporation),該公司研發了並行超級計算機“連接機”(eae)。
[68] 拚蛋殼:有個英語童謠,大意是,一個叫Humpty Dumpty的矮胖子,不小心從牆頭摔下來,像雞蛋一樣跌得粉碎。國王的騎士們誰都無法把他拚好。
[69] 斯圖爾特·布蘭德(Stewart Brand):"全球電子鏈接"(WELL - Whole Earth''Leik)電話會議係統創建者,《全球概覽》(The Whole Earth Catalog)刊物創辦人。
[70] 格雷戈裏·貝特森(Gregory Bateson,1904.05.09~1980.07.04):英國人類學家、社會科學家、語言學家、符號學者及控製論專家,其論述涉及許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