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德又說:“電腦最終會變身成針頭般大小,並能回應人類的要求。人類的智能便以這種形式傳遞到任何的工具或裝置上,傳遞到周圍的每一個角落。這樣說來,電腦的勝利不但不會使世界非人化,反而會使環境更臣服於人類的願望。我們創造的不是機器,而是將我們所學所能融會貫通於其中的機械化環境。我們在將自己的生命延伸到周邊環境中去。”
“你知道虛擬現實的出發點是將自己置身於電腦世界,”馬克·威瑟說,“而我想要做的恰恰相反。我想要把電腦世界安置在你身周、身外。將來,你將被電腦的智慧所包圍。”這種思維上的跳變妙極了。為了體驗電腦生成的世界,我們不得不披掛上目鏡和緊身衣;而要想無時無刻不被計算包圍並沉浸在其魔力中的話,所要做的隻是推開一扇門而已。
一旦你進入了由網絡支配的房間,所有的智能房間就互相通知。牆上的大畫麵就成為進入我和他人房間的門戶。譬如,我聽說有本書值得一看。我在我的屋內進行數據搜索,我的屏幕說拉爾夫的辦公室有一本,就在他桌子後麵的書架上,那裏擺的都是公司購買的書,上星期剛被人讀過。愛麗絲的小隔間裏也有一本,就在電腦手冊旁邊,這本書是她自己花錢買的,還沒有人讀過。我選擇了愛麗絲,在網上給她發一個借閱的請求。她說行。我親自到愛麗絲的房間取回書後,它就根據我的嗜好改變了其外觀,以便和我房間裏的其他書相配襯。(我喜歡讓那些我折過頁腳的內容先顯示出來。)書的內置記錄還會記下書的新位置,並知會所有人的數據庫。這本書不大可能像以往絕大多數的借書那樣一去不複返。
在智能房間裏,假如開著音響,電話鈴聲就會稍稍調高;而當你接聽電話的時候,音響也會自動調低音量。辦公室裏的電話答錄機知道你的汽車不在停車場,它就會告訴打電話的人你還沒到。當你拿起一本書,它就會點亮你常坐的閱讀椅頭頂的燈。電視會通知你,讀過的某本小說在本星期有了電影版。樣樣東西都相互聯結。鍾表會監聽天氣;冰箱會查看時間,並在牛奶告罄之前進行訂購;書會記得自己在哪裏。
威瑟寫道,在施樂的實驗性辦公室中,“房門隻對佩帶著正確徽章的人打開;房間跟人們打招呼時會叫出他們的名字;打進來的電話會自動轉接到接聽者可能呆著的地方;前台知道每個人的確切位置;電腦終端能了解坐在其麵前的人的喜好;預約記錄會自行登記。”但假如我不想讓部門裏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在哪個房間時怎麼辦?最初參加施樂帕羅奧多研究中心普適計算 [219]sup> 實驗的工作人員們時常離開辦公室以逃避沒完沒了的電話。他們覺得總能被人找到像是坐牢。缺少了隱私技術的網絡文化是無法興旺的。個人加密技術或防偽數字簽名等隱私技術迅速發展起來(請參看後續章節)。而亂眾的匿名特質也將使隱私得到保障。
10.3 咬人的房間與不咬人的房間
威瑟的建築群是一個機器的共同進化生態係統。每個設備都是一個有機體,都可以對刺激做出反應並與其他設備溝通。合作會得到回報。單幹的話,絕多數電子器件都會變成一盤散沙,因無所事事而消亡。而聚在一起,它們就會構成一個群落,周到而強壯。每個微小裝置在深度上的不足都會由共有的網絡來補上。共有網絡的集體影響力遍布整幢大樓,其觸角甚至達及人類。
嵌入式智能和生態流動性將不單單為房屋以及廳堂所有,街道、賣場以及城鎮也都將擁有之。威瑟用字詞作例子。他說,書寫就是一種無處不嵌入我們環境當中的技術。文字遍布城鄉,無處不在。它們被動地等待人們閱讀。想象一下,威瑟說道,當計算與聯結在環境中的嵌入度和書寫一樣時,街頭標識會與車載導航係統或你手中的地圖溝通(當街名改變的時候,所有地圖都相應地改變);停車場的街燈會在你進入車場之前亮起;查看廣告牌時,它會向你傳送更多的產品信息,同時讓廣告客戶了解街道的哪個地段招來的查詢量最大。環境變得生動活潑,反應靈敏,適應性也增強了。它不但回應你,也回應接入的其他所有單元。
共同進化生態的定義之一,即是一個充當其自身環境的有機體集合。在蘭花叢、蟻群和海藻床這些繽紛世界中,處處洋溢著豐饒和神秘。在這部戲中,每個生物既在別人的戲中充當跑龍套的和臨時演員,卻也在同一個舞台上演的自己的戲中充當主角。每個布景都和演員一樣,活生生、水靈靈。因此,蜉蝣的命運要取決於附近的青蛙、鱒魚、赤楊、水蜘蛛和溪流裏其餘生物的賣力演出。每一種生物都充當著其他生物的環境。機器也是如此,將在共同進化的舞台上進行表演。
今天市場上能買到的電冰箱是一個自命不凡的家夥。你把它帶到家裏,它還自以為是家裏唯一的電器。它既不能從其他機器那裏學習什麼,也沒有什麼可以告訴它們的。牆上的掛鍾會向你報時,但對它的同類們卻沒有隻字片語。每種裝置的眼裏隻有它的買主,卻從未考慮過,若是能與周邊的其他裝置合作,就可以更好地為人們服務。
而另一方麵,對愚鈍的機器來說,機器生態將提升他們有限的能力。嵌入在書和椅子裏的芯片隻具備螞蟻的智能。這些芯片不是超級電腦;現在也能造出來。但憑借來自分布式的能力,當細如螻蟻的單元聚集成群且彼此互聯時,它們便升格為一種群體智力。量變引起質變。
然而集體效率是有代價的。生態智力會對新入圈者不利,就像凍土帶生態會對新進入北極的任何新來者不利一樣。生態係統要求你具備本地知識。隻有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才知道樹林裏哪能找到大片的蘑菇。要想在澳洲內陸追捕沙袋鼠,你就得找一個出沒於灌木叢中的老油條來作向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