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於巴洛這個神秘的嬉皮來說,賽博空間還不止於此。它不僅僅是一個由數據庫和網絡構成的隱形帝國,也不僅僅是某種需要戴上特別的目鏡才能進入的三維遊戲,它還是一個包含任何無實體存在和所有數字信息的完整世界。用巴洛的話來說,賽博空間就是你和你的朋友在通電話時所“存在”的世界。
有一次,巴洛告訴一個記者:“沒有什麼東西能比賽博空間更無質無形,就像讓人把你的整個身體都切除了一樣。”賽博空間是網絡文化的集散地。分布式網絡那違反直覺的邏輯和人類社會的各種特異行為在此相遇。而且,它還在迅速地擴張。拜網絡經濟所賜,賽博空間已經成為一種越用越豐富的資源。巴洛俏皮地說,賽博空間“是一種特殊的地產——越開發它的麵積就越大”。
11.2 以聯結取代計算
當初為了給自己的郵購公司建立客戶數據庫,我買了我的第一台電腦。在玩轉了這台蘋果II的幾個月後,我把它聯結到電話線上,從此獲得了一種宗教般的體驗。
在電話接口的另一邊是年輕的。雖然網絡尚在繈褓之中,但就在那天拂曉,我意識到計算機的未來不在數字而在於聯結——一百萬台相互聯結的蘋果II型電腦所產生的力量,要遠遠超過一台價值數百萬美元、用最精心的方式調製出來的、孤立的超級計算機。徜徉在之中,我有了一種醍醐灌頂般的頓悟。
正如我們所預料過的,計算機作為運算工具,將會推動世界進入一個更為高效的時代。但是,沒有人會預料到,一旦計算機被用作通訊工具,這些被網絡聯結起來的計算機就會將這個已經取得諸多進步的世界徹底顛覆,並把它推向一個完全不同的邏輯方向——的邏輯。
在所謂的“我時代”中,個人電腦的解放恰逢其時。個人電腦在過去僅僅是個人的奴隸:這些矽質的大腦忠誠而循規蹈矩,價格便宜又無比聽話——哪怕你隻有13歲,也能夠輕鬆駕馭它們。在那時,一切似乎再清晰不過了:個人電腦以及它們的高性能後代一定會按照我們的詳細要求重新塑造這個世界——個性化報紙、視頻點播、定製的插件等。而作為個體的你,就是這一切的焦點和中心。然而,現實又一次出乎我們意料:這種矽基芯片的真正力量,不在於通過數字運算來為我們進行籌劃的奇妙功能,而在於通過數字開關把我們聯結在一起的神奇能力。其實,我們不該把它們叫作“計算機”,而應該把它們稱作“聯結器”。
到1992年時,網絡技術成為計算機工業中增長最為迅速的領域。它表明,商業活動的各個領域都在以光速的效率把自己接入新的架構。到1993年,無論是《時代周刊》還是《商業周刊》,都以封麵故事的形式對快速走近我們生活的數據高速公路做了特寫——這條高速公路將把電視、電話和普通家庭聯結在一起。用不了幾年,你就可以用一個小玩意兒,通過“視頻撥號”收發電影、彩照、完整的數據庫、音樂專輯、詳細設計藍圖,或是一整套書——隨時隨地、隨心所欲,而且是瞬時完成——這可不是在做夢。
不過,對於巴洛這個神秘的嬉皮來說,賽博空間還不止於此。它不僅僅是一個由數據庫和網絡構成的隱形帝國,也不僅僅是某種需要戴上特別的目鏡才能進入的三維遊戲,它還是一個包含任何無實體存在和所有數字信息的完整世界。用巴洛的話來說,賽博空間就是你和你的朋友在通電話時所“存在”的世界。
有一次,巴洛告訴一個記者:“沒有什麼東西能比賽博空間更無質無形,就像讓人把你的整個身體都切除了一樣。”賽博空間是網絡文化的集散地。分布式網絡那違反直覺的邏輯和人類社會的各種特異行為在此相遇。而且,它還在迅速地擴張。拜網絡經濟所賜,賽博空間已經成為一種越用越豐富的資源。巴洛俏皮地說,賽博空間“是一種特殊的地產——越開發它的麵積就越大”。
11.2 以聯結取代計算
當初為了給自己的郵購公司建立客戶數據庫,我買了我的第一台電腦。在玩轉了這台蘋果II的幾個月後,我把它聯結到電話線上,從此獲得了一種宗教般的體驗。
在電話接口的另一邊是年輕的。雖然網絡尚在繈褓之中,但就在那天拂曉,我意識到計算機的未來不在數字而在於聯結——一百萬台相互聯結的蘋果II型電腦所產生的力量,要遠遠超過一台價值數百萬美元、用最精心的方式調製出來的、孤立的超級計算機。徜徉在之中,我有了一種醍醐灌頂般的頓悟。
正如我們所預料過的,計算機作為運算工具,將會推動世界進入一個更為高效的時代。但是,沒有人會預料到,一旦計算機被用作通訊工具,這些被網絡聯結起來的計算機就會將這個已經取得諸多進步的世界徹底顛覆,並把它推向一個完全不同的邏輯方向——的邏輯。
在所謂的“我時代”中,個人電腦的解放恰逢其時。個人電腦在過去僅僅是個人的奴隸:這些矽質的大腦忠誠而循規蹈矩,價格便宜又無比聽話——哪怕你隻有13歲,也能夠輕鬆駕馭它們。在那時,一切似乎再清晰不過了:個人電腦以及它們的高性能後代一定會按照我們的詳細要求重新塑造這個世界——個性化報紙、視頻點播、定製的插件等。而作為個體的你,就是這一切的焦點和中心。然而,現實又一次出乎我們意料:這種矽基芯片的真正力量,不在於通過數字運算來為我們進行籌劃的奇妙功能,而在於通過數字開關把我們聯結在一起的神奇能力。其實,我們不該把它們叫作“計算機”,而應該把它們稱作“聯結器”。
到1992年時,網絡技術成為計算機工業中增長最為迅速的領域。它表明,商業活動的各個領域都在以光速的效率把自己接入新的架構。到1993年,無論是《時代周刊》還是《商業周刊》,都以封麵故事的形式對快速走近我們生活的數據高速公路做了特寫——這條高速公路將把電視、電話和普通家庭聯結在一起。用不了幾年,你就可以用一個小玩意兒,通過“視頻撥號”收發電影、彩照、完整的數據庫、音樂專輯、詳細設計藍圖,或是一整套書——隨時隨地、隨心所欲,而且是瞬時完成——這可不是在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