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巡者之後再無巡者(1 / 3)

十月初,尹子奇就接到了長安失守的戰報,唐軍此時已經出了臨潼關正往洛陽趕來,安慶緒命他火速前來支援,尹子奇望著破敗的睢陽城,他始終不甘心,他能感覺到裏麵已經空虛一片,破敗不堪的隻剩最後一口氣了,便上書,五日之內,必破睢陽,到時一定率軍支援。

安慶緒便答應他,尹子奇於二日加緊攻城,張巡不得不喚起已經虛弱不堪的將士們,都拿著兵器顫顫巍巍的守護,他們雖然虛弱,但看到叛軍時,兩眼就精神了起來,像是本能的反應,怎麼都不讓他們衝上城頭,如藕斷絲連一般纏繞,尹子奇三次連攻,毫無進展,他又用火箭少城,剩餘的三百睢陽戰士頑強抵抗者。

他們不知道的是朝廷已經知道他們的情況,唐宰相兼河南節度使張鎬聞知睢陽危急,晝夜兼程,並命浙東李希言、浙西司空襲禮、淮南高適、青州鄧景山四節度使及譙郡太守閭丘曉等共同出兵救援。閭丘曉距離最近,卻不予出兵,他的思想跟賀蘭眀進一樣,睢陽大敗,出兵何用,等張鎬趕到睢陽時,城破己3日了。張鎬一怒之下,召閭丘曉至,將其斃於杖下!

哈哈哈,死的活該,斃的心痛,一群英豪不是被叛軍真正的剿滅,卻死在了這幫小人手中,真他娘的可笑。

而此時睢陽城內,將士們都期望的看著張巡,許多人提出撤軍就走,真的是守不住了,張巡熱淚縱橫,他何嚐不知,他不怪將士們有這樣的想法,隻是已經堅守這麼久了,逃了又有什麼用,再說能逃的出去嗎。

張巡滾著老淚道:“睢陽乃江淮之屏障,若我們棄城而去,叛軍必然蹂躪江淮,到時生靈塗炭,兄弟們將前功盡棄,某不想退,就是戰死!也該了!再說我們體弱,哪有戰馬逃亡,必回喪命與賊人之手,與其留下逃亡的罪責,不如血戰到最後一刻,也不枉男兒一生!”

《“睢陽,江、淮之保障,若棄之去,賊必乘勝長驅,是無江、淮也。且我眾饑羸,走必不達。古者戰國諸侯,尚相救恤,況密邇群帥乎!不如堅守以待之。》

將士聞之,連連點頭,抱在一起痛哭,他們舍不得離開,不是怕死,隻是好心痛,朝廷為什麼不管我們,弟兄們就這樣一個個走了,我們都期盼著朝廷能來援,哪怕送來一句話,也好讓我們下去的時候能有個交代,讓走的弟兄不至於這麼心涼。

睢陽城像是與世隔絕一樣,是張巡用他的自私和責任隔絕了這座城池,是他用自己的雙肩扛起了這座城邑的堅守,是他用一腔熱血融合了將士們奮戰不竭的心,是他們共同凝聚出不可戰勝的力量,是這股頑強的生命能量一直支撐著他們守到現在,讓人想想都不敢相信,幾千人對付幾萬人長達一年,而且還在輜重缺乏下,足以了,足以自傲了,可誰又能體會到他們心涼的感受。

張巡擦幹眼淚,苦笑了下,繼續道:“安之,自古諸侯征戰,尚來相救,更何況我們身為朝廷的戰士,將帥們一定不會忘記我們的,肯定前來了,聽說聖上準備收服長安,不知結果怎麼樣了,今日尹子奇突然發起猛攻,像是有什麼急事,哈哈,想必長安迫在眉睫,叛軍也坐守不住了,兄弟們,再堅持幾日,援軍一定可以趕到。”

將士連連哭笑,仰天喘息,他們隻剩下最後一點力氣和淚水,這一夜,又走了十幾位弟兄,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解脫,活著真的好累,好累,明知道這是遲早的是,卻都頑強的活著,堅強的戰鬥著,這是一種什麼神奇的力量,一種什麼頑強的信念,它一直支配著這個物種成長至今,讓人每每想起,無不心酸流淚,長歎不已。

或許隻能用最古老的的經典來表示,生生不息,易經,生生不息的經,一種骨子裏的靈魂,自打這個物種站起來的那一刻就激發了出來,從未間斷過,它一直主宰者曆史長河的流向。

所以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