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最後一戰(2 / 2)

生為英豪,死亦何懼!

死無所懼,有何畏懼!!

“殺啊”不為什麼,人活著為什麼要為什麼,憑著本性為國足以,何須外界的支援,這股信念在眾將士生命的最後階段終於醒悟出來,這是真正的聖賢之道,武聖之道。

人何須為何!本性足矣。

他們雖然沒有文化,都是大老粗,卻用生命明白了絕大部分人永遠也不明白的事情,生命的真諦。

孟子曰:知其心則盡其性,盡其性則知天矣。

他們真正的與自己的靈魂融為一體,心中就有無比的信念,何須外界的牽引,拋卻這些心力交瘁的枷鎖,為了生民最後的光輝而戰,來吧,跟某一起下地獄,下輩子能過一個安穩的日子。

尹子奇在城下有些失神,他的戰馬微微退了一步,城頭上又展開了那道死亡線,叛軍怎麼也衝不過,他不相信,要是以前,還可以說的過去,可這半年下來,自己率軍攻占不下百餘次,攻城戰可以說是自己部隊最拿手的事,可結果怎麼還是這樣。

他不相信,睢陽城內到底有什麼支撐著他們,難道真有神物,他心中升起了膽怯,卻被一股怨念激起更強的殺意,絕不退縮,老子就是耗,也要將你們耗死,因為睢陽城頭危在旦夕,隨時都有可能被攻破,就看雙方的信念,誰先退縮,就決定成敗。

隻是睢陽戰士不會,他們絕不會在叛軍下去之前潰泄,因為他們的頑強抵抗的信念一部分就是來自於叛軍,為了犧牲掉的弟兄。

城頭上的傷亡也在不斷的增加,那些新兵死的最快,但沒有一個畏懼的,死了就立即有人補上,其次是那些受傷力乏的戰士,他們這些時日都在吃人肉,可怎麼吃的下,吃多少吐多少,不吃就活不下去,城內連一點食物都沒有,許多老百姓見自己將要餓死,就前來‘送命’,將自己的肉體奉獻給他們,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比起那些在寺廟裏念經的和尚偉大的多,他們才是真正的得道者。

我們活著的一切問題都是來自於肉體,若沒有了肉體,若不在乎肉體,那一切事端就都沒有了,他們在最殘酷的現實麵前醒悟了,睢陽城與建造它的物種融為一體,就是千百年後的今天,依舊感受到昔日的英魂。

哪怕是再過數萬年,隻要人類這一物種還活著,這曾經激蕩在天地間的信念依舊護衛者睢陽城,因為在人們心中,它永遠也不會忘記,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可以激發出來。

這就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力量,舍生取義,死而後已。

此義乃大義,超脫凡俗,此死乃大生,恒古不滅!

在這樣偉大的信念麵前,卑小的叛軍猶如鼠潮一般的赴死,猶如野狗一般的夾著尾巴撤退。

睢陽,再次獲得大勝,真正的大勝,勝過世間一切萬物,因為他們慘過有史以來最惡劣的戰爭,就像史記所說的一樣:以寡敵眾,以饑禦飽,食盡救不至,終以身殉國。從來戰鬥之苦惡,臨難之壯烈,孰有過於張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