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是越來越看不明白此人的用兵之道了,但其中肯定有詐,便專門派探子沿著跑的路線擦看了下,是否有埋伏,手下人也急著催促郭子儀追擊,甚至連肅宗都發出號令,李輔國更是大喜過望,自己的危機終於解了,隻要吃掉安守忠的兵力,長安更是唾手可得。
探子回報,沒有伏兵,郭子儀這才放心出兵,但還是有些猶豫,他不相信安守忠會這麼簡單,便一路上嚴加軍紀,隨時準備戰鬥,將兵力分為三部分,首尾呼應,前赴後繼,以仆固懷恩為前軍,王思禮為後軍,他則居在中軍,以控製全局。
當走到興平以北的峽穀時,郭子儀令全軍停下,此地險要,不可貿然前行,可探子又看不出安守忠的埋伏,再三考慮之下,或許是敵軍疑兵之計,郭子儀決定快速通過,他此次太重視安守忠,將精力全部投入到此人身上,也由此遭到了慘敗。
唐軍進軍峽穀後,突然伏兵四起,將他們團團圍住,從四麵湧下,仔細一看,不是安守忠的兵力,安守忠正折返往這裏趕,想一舉滅了郭子儀,在此伏兵的是西京留守張儒通的部隊,這也是安守忠跟郭子儀對眼幾天不動的緣由。
按他的意思,張儒通連夜發兵,白天休息,晚上行軍,不起灶火,不留痕跡,快速的隱蔽在了峽穀一帶,他則誘敵深入,什麼都不做,給郭子儀假象,不然以他的老道,普通計謀是不頂用的,郭子儀謀劃不周,加上唐肅宗著急,終於跳進了安守忠的大網。
遭遇埋伏後,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常勝將軍郭子儀慘敗,死傷萬人,丟掉輜重無數,敗退武功之後,郭子儀以仆固懷恩守城,王思禮守扶風,他一個人單騎來鳳翔向唐肅宗請罪,自貶三級。
李亨也知道此戰有自己的一部分責任,急功近利,求勝心切,但是身為大將,如此慘敗,郭子儀也難辭其咎,為了嚴明軍紀,賞罰分明,加上李泌的勸說下,當今用人之際,便下詔郭子儀為左仆射。
興平慘敗隻是一個開端,接下來不如意的事接連而至。
一直以來,南線以江淮之道平安無事,主要是靠張巡堅守的睢陽,魯炅堅守的南陽,這兩座城池是江淮的要城,隻要不破,叛軍就無法南下,可南陽那裏已經不容樂觀,雖說靠近南方,但糧草早就耗盡,換句話,李亨隻顧自己的北方平定,將糧草全部運到北方,南麵卻不去管轄,任憑兩個不要命的固守,燕軍就是再平庸,打不動也圍得動。
五月初,南陽破敗,魯炅率軍突圍,他是逼的沒辦法了,從去年一直堅守到現在,整整一年半,城內早就沒了糧食,許多人活生生的餓死,田承嗣死死圍在哪,一動不動,他那裏來得支援。
城內的情況更是駭人聽聞,一鬥米居然漲到了四五十千的天價,連一隻瘦了吧唧的老鼠都能賣到四百文,老鼠吃光了,人們就煮牛皮筋角充饑,最後牛皮筋角也吃完了,於是就到了“人相食”的恐怖境地,即便如此,仍然是“餓死者相枕藉”。
魯炅實在是等不下去了,便於十五日率殘軍突圍了,南陽至此陷落,至於睢陽城,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幸虧許遠籌了些糧草,加上張巡智勇雙全,才勉強緩得一時,隻怕好景不長。
因為尹子奇聽說田承嗣終於將南陽給圍死了,他也率重兵準備圍攻睢陽,隻剩孤城一座的睢陽岌岌可危。
張巡又該怎麼辦,他們沒有退路了。
要麼戰死,要麼殺掉。
昔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富庶景象便一去不複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寂寞天寶後, 園廬但蒿藜”的蕭瑟景象。大唐帝國日薄西山,漸漸走向了窮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