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隻想衝杯好咖啡

提起喝咖啡的曆史,若將歐洲比作睿智優雅的長者,中國台灣就是個活力充沛、青春孟浪的青年。我永遠忘不了十多年前在維也納百年咖啡館內啜飲黑咖啡的記憶:典雅的裝潢、古老的衝煮器具、順喉潤口的香醇滋味,透出濃厚的文化氛圍與曆史況味。在歐洲,這樣的咖啡環境比比皆是。而中國台灣,喝咖啡的曆史雖僅數十年,但在世界潮流帶動之下,早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時尚的表征。民眾也越來越在意咖啡的品質與衝煮方式,甚至開始嚐試在家衝煮咖啡。

想衝杯好咖啡,關鍵因素有哪些?豆子品質、衝煮技巧、器具選擇等,影響的因素很多。而根據歐洲精品咖啡協會(SCAE)的“金杯理論”(Gold Cup),衝煮一杯好的咖啡,必備四個重要參數,即:粉水比、研磨粗細、水溫與衝煮時間。隻要掌握這四項,不論使用何種衝煮器具,都能做出有水準的咖啡。當然,咖啡好不好喝相當主觀,有人為深焙的焦糖甜苦味所著迷,也有人對清淡中帶著果酸香氣的極淺焙咖啡情有獨鍾,沒有絕對的標準可循。

現在與咖啡相關的書籍已多不勝數,因此本書鎖定“衝煮”領域,詳細介紹各種衝煮器具的原理、技巧與手法,並由大師級的咖啡職人親自示範、解說。此外,書中更利用儀器實際測出的濃度,提供精準的“萃取率”,讓初學者能在科學數據的輔助下,保持穩定萃取的品質。其後的“職人小傳”與“咖啡職人的咖啡館”章節,則讓讀者了解咖啡師曆經千錘百煉的成長過程,以及經營咖啡館的背後甘苦與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

衷心感謝《咖啡聖經》作者劉家維、鉑瀾咖啡學院院長齊鳴、咖啡沙龍聯合創始人林健良和香記咖啡學院總經理查老師的推薦,讓本書更具質與量。更要感謝職人無私的分享,在一次次的完美衝煮中,我看到的不僅是他們專業純熟的技法、專注的自我訓練,更多的是敬業的精神與態度。借由出書,可近距離親炙大師風采,並重新認識咖啡、了解咖啡,進而品嚐咖啡、領略咖啡,實是一大幸事。

咖啡是果實,是飲料,也是一種經營項目。喝咖啡是習慣,是文化,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若您願意按書中步驟親自嚐試,假以時日,必能發揮巧思與創意,改變配方或參數,調製成獨一無二的私房飲品,並充分體會在家衝煮咖啡的自在與樂趣。

林蔓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