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繪製現場複原圖有何意義?(1 / 1)

第三節

繪製現場複原圖有何意義?

了解了爆炸案件的炸點、爆炸物以及相關細節之後,就可以根據現場分析進行現場複原圖的繪製。

現場複原圖是在詳細地勘查,分析了現場的爆炸痕跡、拋出物和遺留物的分布後,根據綜合分析的結論意見畫出的圖。複原圖形象地再現了爆炸前後各種建築物、設備、物品及人員所處的位置,明確顯示出爆炸點的位置。

這種方法重建了現場的原始狀況和起爆前的瞬間狀態,對案件偵查的方向分析、對線索的排查、對炸前原始狀態的再認識和再分析都有重大的意義。

2001年,阿根廷一處化工廠的操作間發生爆炸,至少三十名當時在操作間的工人被炸死。警方很快介入了這次調查。偵查人員在調查中發現這次爆炸案件存在大量疑點。

首先,這次工廠爆炸事件的每個證據都在證明爆炸緣於意外,但是偵查人員尋找到的炸點處在操作間的一處角落。偵查人員在這一角落發現了大量易爆物品,而據工廠工作人員介紹,化工廠是完全用不到這種易爆物品的。

其次,偵查人員在案發現場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在這次爆炸案件中有兩名原本今天不應該來上班的員工來到了操作間,並在這次爆炸中喪命。據廠裏的負責人說,這兩名工人原本都是第五組的,並且兩個人之間還有過幾次摩擦,據說是因為其中一人和另一人的老婆有染。

最後,當偵查人員詢問那兩名死亡的第五組員工的妻子為何自己老公在休息日跑到工廠時,兩名死者的妻子都聲稱是對方要求自己老公來到工廠解決他們之間的恩怨的。

根據現場的分析和知情人提供的有關情報,偵查人員試圖將案件現場重建起來,於是以科學的方法繪製出了現場複原圖。

在案發當天,兩名第五組員工為了解決他們之間的私人恩怨來到工廠。其中一人拿來了極易引爆的物品,放在了操作間。隨後兩人見麵,並在操作間發生爭執。於是拿來易爆物品的那位員工將易爆品引爆,不僅炸死對方,並殃及自己和整個操作間的工人。

從現場勘查來看,兩名爭執男人中的一名叫迪瑪利亞的屍體飛行的角度以及屍體遭受的爆炸傷表明,他是離炸點最近的人。而離炸點位置最遠的一個人,也是遭受爆炸傷害最輕的一個,經識別是發生爭執的另一個男人。所以,雖然這個男人處在爆炸邊緣,但是,他很可能低估了爆炸的威力,所以將自己也炸死在其中。

經警方的進一步核實,案件的大體情況果然如此。這次案件偵破的最大功臣當屬對案發現場的重建以及繪製的現場複原圖。

在製作爆炸案件的現場複原圖時,有些辦案人員還把現場勘查、測量出的各種物體上的爆炸痕跡的形態、尺寸,物品受爆炸力的作用方向、角度,拋出物的飛散方向、角度、侵徹痕跡,人體上的炸傷部位和受傷範圍,屍體的分布情況、範圍以及罪犯的引爆動作等,都繪製在圖上固定下來。這種極為詳細的現場複原、重建工作對案件的偵破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