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作用是難以估量的(1 / 2)

具體療法如下:

1.正確對待疾病

疾病和不良潛意識如果形成惡性循環,對健康的恢複就極為不利。所以,我們要學會正確對待疾病。有病,要靠醫生來治,也要靠病人自己正確對待。生了病,不能諱疾忌醫。生了病,我們應該給自己潛意識以積極的暗示,正確對待自己的病症。

2.努力克服消極的思想

比如,當你表達這樣的想法:“為什麼別人的工作都比我幹的好”,“我怎麼長的這麼難看”時,這時你就要正確認識你自己,我的心理出問題了嗎?難道是我的工作真的做得不好嗎?真的是所有人都認為你不好看嗎?還是你自己太在乎別人看你的方式了?我們應當承認否定性思維在人的一生中總是會重複出現;不要試圖挑戰這些負麵的想法,而應當把精力集中在確立我們的價值觀並竭力去實現它。一旦願意接受消極的潛意識,就會更容易找到生命的真正價值所在,並堅持向這個方向發展。許多人罹患嚴重的抑鬱症,或者極為孤獨,疲於應付日常生活,根本就不清楚活著的價值所在。舉一個例子,病人說出了唱歌的想法。目的不是讓你用唱歌來打發時間,而是挖掘唱歌背後的意義,讓你意識到,你喜歡唱歌是因為唱歌意味著可以和朋友待在一起,可以置身於快樂的氛圍中。總之,找出所有有關唱歌的一切對你的個人有意義的事。療效明顯優於其它療法。

3.把疾病當成療愈的力量

對於令人緊張的病症,總是影響身體免疫係統的工作,這個時候需要我們感恩,而感恩就能更激發抗病能力。聖經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幹。”理解了疾病,仔細想一想,疾病無不是上帝賜給人類的特別禮物啊!癌症患者大多是免疫功能低下,尤其經過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的一定期間內,免疫功能是受抑製的、低下的。認識了自己的症狀,癌症病人麵對疾病要保持樂觀情緒,振作精神。“與其臥以待斃,不如拚搏求生”,這就是正確對待癌症的思想。克服不正確思想,樹立不怕死和戰勝癌症的信心,遇到挫折要善於自我安慰,自我解脫。控製大喜大悲,保持平常心態。用樂觀的心態對待生活,對自己的病情始終抱有希望的態度,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延長壽命。

希望屬於一種很有效力的潛意識,它能使人產生開朗、樂觀的情緒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從而增強大腦皮質的功能和整個神經係統的興奮性,進而通過植物神經的遞質係統、內分泌係統等中介分泌皮質激素和腦啡肽類物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並能充分調動機體的巨大活力,通過調整、代替、補償,使體內各種組織、細胞的功能恢複正常,各器官間功能重新趨於協調。並認為:癌症患者,隻要對未來充滿希望,並抱有必勝的信心,就能夠動員自己體內足夠的力量來抵抗癌,身體本身就可能征服癌症。因此癌症患者通過自己的積極努力和積極向上的潛意識暗示,也能在他的生活中發揮出最大的能力,直至最終能戰勝癌症,獲得新的生命。

具體療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