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行文對象
與麵向社會公開發行的報紙不同,簡報一般用於編發機關管轄範圍內各單位之間的工作交流,行文對象範圍有限,相對人數較少。
有些簡報的內容不宜甚至不能公開傳播,特別是涉外機關和專政機關主編的簡報,往往保密性極高;甚至有一些特殊的簡報是專給某一級領導人看的,保密要求相當嚴格。這種簡報的行文對象比一般簡報更少,是相對確定的人。
簡報的行文對象可以是上級機關、平級機關或者下級機關。
當簡報的行文對象是上級機關時,簡報可以幫助上級機關及時了解下情,針對問題,作出正確的工作決策,指導下級機關解決問題。當簡報的行文對象是平級機關時,簡報可以起到加強聯係、利於合作的作用。當簡報的行文對象是下級機關時,能使下級機關及時了解上級機關的工作動態,及時掌握對上級機關的工作意圖。
在寫作簡報的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行文對象來確定簡報使用何種語言和語氣等;還要注意了解行文對象對簡報內容的了解情況,有側重、詳略得當地編寫內容,以便更好地達到反映情況、交流經驗和傳播信息的作用。
第三節 格式
簡報不是正式的國家規定的公文,而是應實際工作需要產生的,但是在長期的公文寫作過程中,它的寫作格式也已經相對固定。其內容主要包括報頭、正文和報尾三個部分。
1.報頭
簡報的報頭在簡報首頁的上方,約占全頁的三分之一,用間隔線和正文隔開。簡報的報頭包括以下六項內容:
(1)簡報名稱。以較大的紅字置於上端居中醒目的位置,如“工作簡報”“××動態”等。
(2)簡報的保密程度。不是所有簡報的報頭都有這項內容,不需要保密的簡報可以不寫;但是有的簡報需要保密,可在簡報名稱上部左方印出“機密”“內部刊物,注意保存”等字樣。
(3)簡報的期數。簡報的期數在簡報名稱的正下方,加上圓括號,比如“(第12期)”等,也可以省略。
(4)簡報的編發部門。簡報的編發部門寫在報頭的左下方,頂格書寫,比如“××學院院長辦公室”“××會議秘書處”等。
(5)簡報的編印日期。簡報的編印日期在報頭的右下方,年月日要齊全,如“2007年2月22日”等。
(6)簡報的編號。簡報的編號在報頭右上方,按期次編號,如“011”“012”“013”等,也可以省略。
2.正文
簡報的正文又稱簡報報核,在間隔線以下,一般包括以下五項內容:
(1)按語不是所有簡報都要有按語,一般內容重要的簡報才寫按語。
按語由簡報的編發部門加寫,目的是引導讀者理解所編發簡報主旨、了解編者意圖。一般用“編者按”或者“編者的話”來提示內容為按語。
第二節 行文對象
與麵向社會公開發行的報紙不同,簡報一般用於編發機關管轄範圍內各單位之間的工作交流,行文對象範圍有限,相對人數較少。
有些簡報的內容不宜甚至不能公開傳播,特別是涉外機關和專政機關主編的簡報,往往保密性極高;甚至有一些特殊的簡報是專給某一級領導人看的,保密要求相當嚴格。這種簡報的行文對象比一般簡報更少,是相對確定的人。
簡報的行文對象可以是上級機關、平級機關或者下級機關。
當簡報的行文對象是上級機關時,簡報可以幫助上級機關及時了解下情,針對問題,作出正確的工作決策,指導下級機關解決問題。當簡報的行文對象是平級機關時,簡報可以起到加強聯係、利於合作的作用。當簡報的行文對象是下級機關時,能使下級機關及時了解上級機關的工作動態,及時掌握對上級機關的工作意圖。
在寫作簡報的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行文對象來確定簡報使用何種語言和語氣等;還要注意了解行文對象對簡報內容的了解情況,有側重、詳略得當地編寫內容,以便更好地達到反映情況、交流經驗和傳播信息的作用。
第三節 格式
簡報不是正式的國家規定的公文,而是應實際工作需要產生的,但是在長期的公文寫作過程中,它的寫作格式也已經相對固定。其內容主要包括報頭、正文和報尾三個部分。
1.報頭
簡報的報頭在簡報首頁的上方,約占全頁的三分之一,用間隔線和正文隔開。簡報的報頭包括以下六項內容:
(1)簡報名稱。以較大的紅字置於上端居中醒目的位置,如“工作簡報”“××動態”等。
(2)簡報的保密程度。不是所有簡報的報頭都有這項內容,不需要保密的簡報可以不寫;但是有的簡報需要保密,可在簡報名稱上部左方印出“機密”“內部刊物,注意保存”等字樣。
(3)簡報的期數。簡報的期數在簡報名稱的正下方,加上圓括號,比如“(第12期)”等,也可以省略。
(4)簡報的編發部門。簡報的編發部門寫在報頭的左下方,頂格書寫,比如“××學院院長辦公室”“××會議秘書處”等。
(5)簡報的編印日期。簡報的編印日期在報頭的右下方,年月日要齊全,如“2007年2月22日”等。
(6)簡報的編號。簡報的編號在報頭右上方,按期次編號,如“011”“012”“013”等,也可以省略。
2.正文
簡報的正文又稱簡報報核,在間隔線以下,一般包括以下五項內容:
(1)按語不是所有簡報都要有按語,一般內容重要的簡報才寫按語。
按語由簡報的編發部門加寫,目的是引導讀者理解所編發簡報主旨、了解編者意圖。一般用“編者按”或者“編者的話”來提示內容為按語。
常見的按語涉及三方麵內容:第一,說明性按語,交代簡報文章的來源、出處,對轉發外單位材料的更要交代清楚轉發的原因和目的;第二,指示性按語,指示簡報文章的中心內容,以幫助讀者掌握文章的內涵,加深理解;第三,評價性按語,一般是表明編者對簡報文章的評價,說明讚成或者反對的意見,引導讀者分清是非,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