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百四十 章(2 / 2)

末了,胡振山強調,他們不願被蒙騙,逆了大行皇帝之意,於是,便憤而出走,投靠明主。

這個明主,當然是趙文煊了。

胡振山表示,觀建德帝生平行徑,必是要傳位於秦王殿下,他們為人臣子的,遵從聖意理所當然。

一席話冠冕堂皇,說得慷慨激昂,胡振山身後諸統領紛紛附和,隨後,他們便順理成章再次下跪,正式見過主公。

趙文煊沒有阻止,正身受了一禮,正式拜見過後,他笑著扶起胡振山,欣然勉勵幾句。

聰明人之間的對話就是有意思,這麼一來一往,趙文煊便已順利接手了胡振山等人,以及他們帶來的大軍。

諸人攜手,返回外書房,寒暄幾句後,趙文煊眸底暗光一閃,便道:“楷固,按你所見,如今有何上策?”

趙文煊麾下本有七萬秦兵,如今又添胡振山帶來的近九萬人,在兵力上,已經勝過越王,勝利顯然不難,那接下來繼續追求的,便是如何勝得好看,不要落下個篡位之名。

畢竟,建德帝生前沒廢太子,東宮仍在。

“末將匆匆出走,一路追蹤殿下腳步,竟未能及時想出良策。”胡振山拱手,麵露愧色。

他對秦王之意心領神會,隻是他初來乍到,怎好貿貿然指手畫腳?

胡振山給自己定位很明確,聽從指揮,努力完成任務,好立下從龍之功,即便不能成為新帝肱股,西平侯府也必然能更進一步。

秦王文韜武略,麾下又有謀士文武,必然早有了計策。

趙文煊微微一笑,這胡振山是個有腦子有眼色之人,時間緊迫,他也不再廢話,直接吩咐道:“楷固,今夜仍需你奔波一趟,你領八萬軍士,前往西山,投奔太子。”

胡振山腦子一轉,立即明白過來,秦王的意思,是先要越王殺了太子,然後秦王一方再以此為名,誅戮越王。

京營一分為二,近十萬兵馬往秦王這邊來了,瞞不過人,太子也肯定知道,至於為何又折回西山去,這說辭便由胡振山掰了。

太子未必相信,但他不得不上鉤,除此之外,他別無選擇,不拚一把,等秦王、越王決出勝負後,等待他的依然是個死字。

這是個陽謀。

胡振山此次的任務,就是確保太子死於越王陣前便可,然後他立即走人,氣憤之下,“投奔”秦王。

“末將領命!”

這事兒天亮後就不好辦了,言簡意商議過後,胡振山點了八萬兵馬,夤夜啟程,往西山而去。

胡振山帶來有將近九萬人馬,這麼一去,幾乎全領走了,麾下那些統領有了重要任務,也一個個摩拳擦掌,精神抖擻。

原京營出來了二十個統領,其中跟去了十九個,剩下一個,卻是西平候世子胡欽中。

胡振山是個很有心計之人,他既然決定投奔秦王,就投奔了個徹徹底底,他特地將獨子胡欽中留下,借口領著剩餘幾千人,實際以此表示赤誠。

饒是趙文煊清楚胡振山投機本性,也不禁欣賞對方的幹脆利落。

“末將見過殿下。”

胡欽中也是個聰明人,他知道父親留下自己的意義,議事暫告一段落後,他故意落後一步,見秦王出了外書房,便上前見禮。

“末將也給顧側妃娘娘帶個安。”

胡欽中看似恭敬低頭,實則一直用餘光關注著秦王,見他此言一出,秦王雖神色不變,但已立即抬眸看過來,他心下了然,看來自己判斷正確,這顧側妃能獨寵,可不僅僅源於秦王不在意女色。

胡欽中沒打算弄巧成拙,一語過後,他幾乎沒有停頓,立即接著說:“昔日在京郊,犬子蒙側妃娘娘施以援手,才得以有驚無險,末將夫婦感激涕零,隻可惜一直未能當麵致謝。”

這話裏的當麵致謝,說的當然並非胡欽中本人,而是他的妻子周氏。

顧雲錦當初回京後,為了避免皇後出幺蛾子,一直借口懷孕閉門不出,也不見客,這正合了西平侯府之意,他們想繼續維持保皇黨身份,不與皇子們過從甚密,又暗地裏看好秦王,想埋下一個投靠的引子。

如今可以舊事重提,以拉近雙方關係了,胡欽中深施一禮,情真意切道:“側妃娘娘心善,末將一家銘感五內。”

趙文煊很明白,不過聽人誇讚顧雲錦,他心內還是愉快的,不過,他沒有表現出來,隻頷首道:“不必如此,她不過舉手之勞罷了,世子一夜奔波,還是早些下去歇息吧。”

胡欽中相貌粗豪,實則心思細膩,很懂得點到即止,聞言便笑著告退,下去不提。

趙文煊看著他背影漸行漸遠,收回視線,低聲詢問顧雲錦母子情況,得到安好的答案後,他便點了一隊兵馬,改裝一番,跨馬出了營地,往西山方向疾奔而去。

此時,夜色沉沉,正是醜正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