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另類調研(1)
下午的會議結束之後,金水市政府副秘書長添先發待眾人散去才最後一個離開會場。他在過道上喊住了孫振:“小孫,今晚我們加個班,把這個會議紀要整出來。”
孫振為難地說:“萬一市長有個什麼事,我不在身邊行嗎?”
添先發知道孫振雖說是秘書,可這秘書一般是不寫材料的,也叫生活秘書,幫助領導處理日常事務。至於文字材料全部由調研室捉筆,分管副秘書長把關,然後再報秘書長核稿,最後送有關領導審定後印發。
添先發見孫振偷奸耍滑,心想你小子現在是市長秘書,就把自己看得了不起了,要是換了市長,你不還得在辦公室搞材料,那時候我有得苦頭給你吃。“那你忙去吧,市長的事是大事。”他本來想說市長放屁的事也是大事,但還是忍住了。
添先發從大學中文係畢業分配到金水市政府工作,一幹就是二十年,他也從一般科員升到副處級幹部。在一般人眼裏,他算是順風順水了,因為他的許多同學在基層至今連個副科也沒混上。不過,添先發有自己的過人之處,就是他文筆好,而且筆頭快,這年頭,機關裏缺少這方麵的人才,尤其是市政府這個文山會海的地方,各種材料多如牛毛,文字功夫不過硬的人確實不行。
添先發在眾多的文字好手中脫穎而出,漸漸地,市長講話、工作報告等份量重的材料都由他捉筆,他也贏得了金水市政府一支筆的美譽。本來機關裏的文字,比八股文更令人生厭。究其原因,一是套路死。比如方案就是:指導思想、活動內容、方法步驟、領導機關;總結就是:開篇套話,黨的領導,形勢大好,接下來成績斐然,一二三四,收篇不痛不癢,前途光明,繼續努力;調研材料就是:開篇為某目的,發問卷若幹,開座談會若幹,接下來戴幾頂帽子,寫幾個盡人皆知的問題,作一下淺白的分析,最後提幾條領導喜歡的建議,領導不喜歡的誰也不敢提。其他還有若幹文體,不勝其煩,差不多都是套路死、死套路,搖筆杆的不敢有絲毫差池。二是語言死。用來用去,就那麼幾個詞打轉,稍加變化,領導就會把它刪除,謂不合文體。文體也是人創造的,也要發展,也要變化,幹嘛那麼死?可是,機關為文,就得這麼死,與創造性一點都扯不上關係。三是內容空。成績多多,連篇累牘,問題也有,略而帶過。不為假大空之文不行,個中原因,不言自明。
添先發二十年的文字匠生涯,使他對各種機關文體諳熟於心,同時也摸透了各個領導的喜好,經他手寫出或把關的材料領導沒有不放心的。因此,在幹部提拔時,幾乎所有的領導都讚同提拔他,他從辦公室幹事到調研室副主任、主任,再到副秘書長,十年內連上了三個台階,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副處級幹部。可是自從他當上副秘書長後,八年了在這個位置上一直沒動,他也向領導提出過要求,可領導說:“先發啊,你還年輕,機會多著呢,這次沒有安排你,是考慮怎麼樣更好的使用你。”添先發自知向上是不指望的,秘書長這個位置是跳板,下到縣區都是正職,沒有一定的背景是幹不到這個位置的,因而在他“八年抗戰”期間,秘書長換了五任,基本上是每隔一年多時間就換一任,倒是他這個副秘書長,是外甥打燈籠——年年照舊(舅)。向下呢,到下麵區縣幹個副職完全可以,自己的兩位同事都到下麵去了,先是安排副書記,後來就是縣長、書記,可是他提過幾次,領導推托說考慮考慮,一考慮就是五六年,至今連個影子都沒有。高陽當市長的時候,添先發也把自己的想法對他說了,高陽猶豫了一會,說:“先發,你能力確實不錯,可市政府這邊的文字材料離不開你。當然你的要求是合理的,組織對你的使用確實慢了些,可你前期還是快了,這下扯平了,你提的要求我會考慮的,但總不至於我一來你就撂挑子吧,總得讓我熟悉一下情況,找個合適的人接替你的工作才行。”最後,他讓添先發安心工作。
其實,添先發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因文字而興,也因文字而連累。對他的使用領導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可每任領導都覺得用得很順手,沒有人能夠替代他,再怎麼著把自己這屆幹通,他的使用由下屆領導安排吧。前任領導拍屁股走了,後任領導聽說他文字能力很強,也就舍不得放他走。添先發是年年希望年年失望,漸漸地有了些怨言。有一次,一個跟他要好的哥們點撥他:“你以為光靠幹工作能得到升遷,那都是老黃曆了,如今你沒有後台、找不到靠山,別想著往上爬。台麵上的用人程序冠冕堂皇、合乎程序,沒什麼看頭,關鍵是看台麵下的各種交易,金錢、美女、古董………什麼好使使什麼,而且這關係要平時拉,不動聲色的拉,隻有蠢蛋才會臨時抱佛腳。”
添先發自從得到這位老兄點撥以後,茅塞頓開,想自己這麼多年為領導鞍前馬後白忙活了,原來這些家夥也是認錢不認人的主兒。怪不得那些工作吊兒郎當、沒什麼大本事光會溜須拍馬的人升遷快呢,台麵上的工作他們比不過自己甚至比自己差得遠了,可私底下他們像鴨子一樣,表麵上不動聲色,兩隻腳在底下拚命劃水呢。
半年前,也就是春節過後,秘書長到錦河縣當書記,位置空缺了,高陽讓添先發暫時主持工作。添先發滿心歡喜,心想機會來了,便向那個鐵哥們討教,那哥們說:“機會倒是個機會,就怕你沒得許多錢投入。”添先發知道雖說中央明令禁止不得買官賣官,但上麵的政策是好的,到下麵就變了味,那些花錢當上官的怎麼得也要把投入收回來,而且還要連本帶利的收回來,於是這官帽不是隨便給的,要看到你真金白銀才會給你。他說:“老哥,你看至少要投入多少才能有十足的把握?”那哥們眼睛盯著添先發,直看得他心裏發毛,然後嘴唇裏吐出三個字:“一百萬!”添先發嚇得心裏一咯噔,以為自己聽錯了,於是再問:“多少?”那哥們無奈地搖了搖頭說:“你耳朵有毛病呀,這麼大聲音都聽不見?我告訴你要一百萬,從副處到正處就是這麼個價,因為你邁過這個坎,就不愁副廳、正廳了,官當得越大,來錢的渠道也就越多,官場上的投入穩賺不賠,在中國,當官是最保險也是最賺錢的生意。”
添先發父母是農民,自己在家中排行老大,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都在下麵縣裏工作,能管住自己不向他伸手就已經不錯了,他老婆家條件比他家還差,如果向他們借錢不僅借不到,反而會被他們恥笑:“你那麼大幹部,還向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借錢?”他仔細盤點了下,夫妻二人省吃儉用銀行裏的存款還不到二十萬,雖說二人有一套房子,可那是單位集資的住房,總不能賣了房子到街上租房子住?即便是賣了房子,離一百萬差得也很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