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和他一樣,都是落榜生。這也是我為什麼克製不住自己想來看望他的原因。對於學習好的學生來講,落榜的打擊的確讓人無法承受。但隻要過了那道檻,心裏就會另有一片天。”師章瑤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突然開始給高家寬講這些大道理。難道自己是在掩飾什麼害怕什麼嗎?其實她這樣講自己和他同病相憐,隻是為了趕走高家寬眼裏的疑慮。畢竟眼前這個人不是普通農民,他是村裏的文化人。
“是啊,高考雖然是個篩選人才的好製度,但終究存在很多弊端。每年每個有子女參加高考的家庭都有悲劇和喜劇同時產生,幾家歡喜幾家愁,這就是現實的殘酷。可惜,人和人不一樣,心理脆弱的人,把高考看成唯一一根救命稻草,他們隻能落得像我小舅子這樣的下場。這能怪誰呢?我們總不能因此怪罪高考製度,指責國家的教育製度吧?再說了,農村孩子本來就沒有條件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們村子的小學現在才三個班,還是複式班。和城裏根本沒法比。上大學對我們這些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那可是通往幸福生活的獨木橋。”高家寬繼續長篇大論。
“是啊是啊。我和你一樣,也是個教師,雖然我們教育的對象不同,但從事的都是育人的工作。中國的教育現狀的確有很多弊端,但我們也無能為力。高仕坤的命運,其實也是落榜生命運的一個真實寫照。我這位同學是電視台的記者,她聽說了高仕坤的不幸後,很是同情,所以專程來看他。我們沒有別的目的,隻想盡我們的微薄之力幫助和我一樣被高考致傷的人。”
“是啊,她曾是我們學校的才女,高考落榜對她的打擊不亞於你小舅子,但她沒有深陷痛苦,而是憑著堅強的信念和加倍的努力重新改寫了自己的人生。現在她在省城的一所中學裏教書,是個深受家長和學生愛戴的英語名教,不是科班出身卻勝似科班出身。她對高考落榜生有種特殊的感情,我是被她的善良和真誠感動,特來陪她看望高仕坤的。希望你們能好好關心愛護好自己的親人。瑤瑤,時間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去了,再耽誤就趕不上車了。”
朱海莎看出了師章瑤對高家寬的擔心,立即將話頭搶過去,並暗示師章瑤盡快脫離危險之地。
“對對。就是,我隻顧著說話,忘記了時間。大媽,我給你們帶了點兒省城的特產,另外這些錢你留下用吧,這是我那位朋友的心意。”師章瑤從炕邊上溜下去,轉身打開大提包,一樣一樣地掏出四個紙包的糕點,把三百元錢放進高仕坤母親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