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新的起點,一種知足的文化 一、一種質疑,我知道這些能有什麼用(1 / 3)

第四章新的起點,一種知足的文化 一、一種質疑,我知道這些能有什麼用

關於抵製消費社會的話題很早之前就在提,但是效果似乎不如人意。分析原因,也許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我隻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我一個人的改變能有什麼幫助?我隻是一顆被操縱的棋子,很多事情我無法左右,知道了這些事我又能做什麼切實的改變?

有時想想的確如此:我不亂買東西,可是工廠不會為我一個人減少生產;我願意減少工作時間,可是公司不同意我這麼做;我盡量不開車,但無法阻擋別人購買汽車,更無法阻擋汽車工業源源不斷的生產;我盡量節省水資源,但是有很多人還在大肆浪費,更有一些企業將廢水排入河中,一汙染就是上噸的水。

每每想到這些,都讓人產生一種無力感。我們真的隻是一顆無奈的棋子嗎?我們真的隻能眼睜睜看著悲劇的發生嗎?

觀念的轉變,是一切改革的第一步

當大多數人看到一輛大汽車首先想到的是它所導致的空氣汙染而不是它所象征的社會地位的時候,環境道德就到來了。

——【美】艾倫·杜寧

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絕不是不可能的事。

社會學家認為,拯救我們生活的方法就是讓人們走出消費社會。消費社會存在了這麼多年,並正處於上升階段,讓它自己走向盡頭仍需時日。但是地球的現狀與人們心靈的現狀已經無法等著消費社會自生自滅了。我們必須主動地擺脫它。而擺脫消費社會糾纏的第一步就是讓人們認識到消費社會對地球和對我們造成的損害。當新的價值觀形成的時候,新的世界也就離我們不遠了。

亞裏士多德說:“在道德方麵,決策依賴觀念。”的確如此,當人們看到誘惑性極強的廣告的時候,不是被它俘虜,而是能看到它製造欲望的本來目的的時候,廣告就失去法力了。當人們看到過度的包裝、過多的一次性商品的時候,不是讚歎它的精美與方便,而是意識到這對環境的傷害的時候,消費主義就處於衰退之中了。

意誌的神奇力量

2004年的時候,一本名為《水知道答案》的書贏得了世界範圍內的關注。這本書記錄了一名名叫江本勝的日本人對水做的一項神奇的科普試驗。這個試驗通過對沒有汙染的天然水說不同的話,播放不同的音樂,拍攝到122張前所未見的水結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項獨一無二的科學觀察:水能聽,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這項震驚世界的實驗已進行了10年。所有的這些風姿各異的水結晶照片都是在零下5℃的冷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拍攝而成。在最初的觀察中,研究員發現城市中被漂白的自來水幾乎無法形成結晶;而隻要是天然水,無論出自何處,它們所展現的結晶都異常美麗。當研究員異想天開地在實驗水兩邊放上音箱,讓水“聽”音樂後,一個奇妙的現象產生了:聽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水結晶美麗工整,而聽了莫紮特《第40號交響曲》的水結晶則展現出一種華麗的美。研究員進而在裝水的瓶壁上貼上不同的字或照片讓水“看”,結果看到“謝謝”的水結晶非常清晰地呈現出美麗的六角形;看到“混蛋”的水結晶則破碎而零散。

這本書的大熱也引來了很多的質疑,有人懷疑實驗的真實性、有人說這是偽科學。但是這個實驗還是有一些積極的意義的。

和心理學以及各種宗教一樣,這個實驗讓人們更加關注意誌的力量。這本書的理念就是勸人向善,與人為善。從而減少戰亂、紛爭、種族歧視、欺壓弱小、汙染環境等行為給世界帶來的醜陋印象,使熱愛、奉獻、感謝、善良、和諧這些美好的概念在整個自然社會產生更多光華燦爛的美麗結晶;進一步促進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宇宙和諧相處;從而達到更加美好的人類生存狀態。

日常生活與環保殺手

讓人們認識到過度消費對環境的危害是大多數環保組織的首要目標。

《不可思議的消費鏈:日常生活的神秘環保殺手》一書中說道:我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每一樣東西,都會在這個星球的生態係統中激起漣漪。例如一杯咖啡:

“哥倫比亞的森林是生物學上的‘超級大國’。盡管這個國家所占麵積還不到地球陸地麵積的1%,但卻是全世界18%植物種類的家鄉,它擁有的鳥類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農場主把咖啡樹周圍的大部分樹都鋸了,改種產量很高的咖啡樹,以提高自己的收成,但這一做法同時也增加了土壤侵蝕麵積和鳥類死亡量。生物學家的研究發現,和傳統的陰暗咖啡種植園相比,隻有5%的鳥類能生存在這種新型日照咖啡園裏。隨著鳥類和其他有益昆蟲的遷徙,害蟲增加了,種植者不得不大量使用殺蟲劑。他們噴灑的一些化學物質,吸入了農場員工的肺裏,還有一些經過雨水和空氣的散播,被植物和動物所吸收。每製成一千克咖啡豆,就有兩千克的果肉被倒進河裏。腐爛的果肉消耗了魚兒所需要的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