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王樹增:長征(45)(1 / 1)

從瀘定向北有三條路可以選擇:走西麵,要從大雪山的西麓繞過去,是一條馬幫走的小路,通往川北的阿壩地域,由於繞路這條路的路程較長。走東麵,是一條傳統的大路,沿途都是人口稠密的城鎮,可以直通成都,但是這條路上肯定會有敵人重兵把守。還有一條路,在東西兩條路的中間,由於需要翻越險峻的雪山,連馬幫都很少通過。

會議決定中央紅軍走中間這條路。

當時中央紅軍並不知道紅四方麵軍的確切位置。但事後證明,這條路恰恰是兩軍會合距離最近的一條路--此時此刻,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麵軍中間,僅僅隔著一座雪山。

向雪山前進首先要翻過大渡河北岸的二郎山,翻越二郎山必須經過一個叫林化坪的集鎮。從大渡河沿岸潰敗下來的川軍袁國瑞旅堵在了紅軍的這條必經之路上。

沒有可以繞行的路,紅軍必須打過去。

紅一軍團一師向被土圍子圍起來的林化坪鎮發起了攻擊,鎮子很快就被紅軍占領。阻擊的川軍逃到了鎮北的一個險要的山埡口憑險據守,一師的攻擊持續了一個晚上,山埡口依舊沒有被攻破。

清晨時分,紅一軍團二師師長陳光和政委劉亞樓把王開湘和楊成武叫來了:這裏距離大渡河僅僅幾十公裏,中央紅軍的大對人馬全都聚集在這裏,如果不趕快開辟出前進的道路,調動完畢的敵人一旦發動反擊,情況就會非常危險。因此,要不惜一切代價迅速拿下這個山埡口。

細雨霏霏,莽莽叢林和層層山巒全都被遮蓋在濃重的雨霧中。隻有一條很窄的小路順著山勢蜿蜒向上,小路的一麵是懸崖,一麵是峭壁,川軍在小路上和路的兩旁都埋了地雷,阻擊主陣地就在峭壁的頂端。

攻擊的任務交給了四團六連。

劉亞樓政委問六連連長黃霖有什麼困難,黃霖說:"我的連隊一天多沒吃飯了。"

劉亞樓說:"告訴師機關和直屬隊,把幹糧全給六連!"

吃了點幹糧的六連很快了消失在被霧氣籠罩著的山林裏了。

紅軍官兵剛開向崖壁攀爬,川軍的冷槍就飛過來了,其中一顆流彈把指導員的臉擦傷了。連長黃霖說:"好兆頭,好兆頭,這叫見麵紅!"

六連攀上了山腰上,山風漸漸強勁起來,吹散了雲與霧氣。黃霖觀察了川軍的阻擊陣地,發現左邊的崖壁是沒有設防,於是決定從左邊爬上去,打他個措手不及。

六連開始在野藤和亂石中登崖。遇到筆直的峭壁,他們就搭人梯,有官兵被苔蘚滑倒,墜落了下去。在接近崖頂的一道石壁前,一名戰士爬上了一棵古樹,利用樹梢的柔韌,居然蕩到了懸崖頂的邊沿。他在那裏落下站穩後,從上麵放下了連接在一起的綁腿帶子,下麵的官兵一個跟一個拉著綁腿帶子往上爬。爬上崖頂,每一個人都大汗淋漓。黃霖督促官兵檢查槍支準備戰鬥。這時,一個戰士看見一股白霧飄上了崖頂,再一細看就看出了蹊蹺:這不是霧而是煙,冒煙的地方就是敵人的主陣地。

黃霖一聲令下,六連的官兵們抱著槍,從陡坡上開始往下滑。不管下麵是什麼,隻管直接向敵人滑下去!

果然是川軍的陣地。

川軍受不住濕冷的天氣,正在烤火,紅軍從頭頂伸出的懸壁上落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