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刺身鵝掌真沒有 新(1 / 2)

張掌櫃說道:“做大菜,一要好的師傅,二要好的食材。師傅還好說,咱趙二師傅其實也不差了,全幅燒尾宴,也能伺候得下來。給前任東主張大官人慶賀同僚升官之時,還辦過幾次。趙二還得了不少封賞不是?”

趙二笑著點點頭,他難得插話道:“一般官家的宴席,並不難置辦。就拿燒尾宴來說,先不說禦黃王母飯、長生粥、水晶龍鳳糕、曼陀樣夾餅、八方寒食這些,其實無非是咱店裏日常熬製的粥飯,爐子裏烤製的胡餅,加上些異樣的裝飾,稍微多花點人工。就是卯羹、清涼臛、箸頭春這些也並不難烹煮。”

“哦?卯羹、清涼臛、箸頭春都是些什麼?”薛秀對燒尾宴這個名頭很大的係列很有興趣。

趙二說道:“這卯羹嘛,就是兔肉羹了,寅虎卯兔嘛。熬煮之前用豚油煎過,則更加香濃一些。這清涼臛就是碎剮狸肉夾脂涼拌而成。箸頭春就是烤鵪鶉了,用咱這食店裏的爐子烤的話,比外頭的還要格外香些。”

薛秀想,這三道倒是聽起來確實還挺家常的,就是那狸子應該是後世的果子狸了,SARS之後還是不要再搞了,不過兔肉湯、烤鵪鶉、烤鴿子啥的,後世確實也是相當平民化的食物了。

張掌櫃接過話,說道:“禮席大菜,若說隻做得一次二次的話,並不犯難,長期配置就殊為不易了,多少食店因此折了本錢。駝峰、水蛇、熊掌,這些豪奢之物,咱就不去說它。光光魚鱠、鵝掌,這些次一級的珍饈,要想日日有供應,那也是難上加難。倘若食客上門,今天說這沒有,明天說那沒有,沒兩天牌子就砸了。”

“哦?鵝掌,魚鱠,怎麼難以供應了?”薛秀想起後世的絕味鴨脖還有壽司店來,這些恨不得二十四小時都有得供應。

“魚鱠來說,必用活魚。那鱸魚難得,就不說它。就說鯽魚,雖然江河裏所在都有,但是小河小溪裏存不住大魚,長安城的話,必要去灞河、渭河上捕撈,這要活著運進城來,非止那魚,就是運魚的桶裏那水也得跟魚算一個價錢的。”

“將魚從江河裏運來之後,還得用活水養著,等食客上門才能宰殺,在其剛斷生之時就切下魚肉,片成薄片,這時才軟嫩爽口。哪怕那魚離開水了隻有一個時辰,那肉便軟爛腥臭,做不得魚膾了。這種生鮮之物,食客都不用嚐,一嗅便知。”

“那些大食店無不砌有魚池,雇人時時挑水、換水來養那魚,就這樣,一般鯽魚也存不過三五日。是以能否供應魚膾就是考量店家實力的重點了。”

薛秀想想,確實如此,刺身普及,應該是冰箱普及之後的事情了。就拿海產豐富的日本來說,現代所謂日本傳統的江戶刺身、壽司,其實曆史不過百年,在冷凍技術發明之前,人類隻能拿鹽來醃製保存蛋白質,離海邊、河邊十裏就不要想吃到鮮魚,日本之前的壽司其實就是醃鹹魚配米飯。

張掌櫃好像打開了話匣子似的,繼續說道:“那鵝掌也是另一般實力,鵝掌、鴨掌雖然是賤物,一隻、兩隻當然沒什麼,但沒有十幾、二十隻怎能做出一盤菜來?這樣就要用去十數隻鴨、鵝。雖說也不是將肉撇了不要,自然另有用途,但是你去鄉間光收鵝掌、鴨掌,是斷不會有人單賣給你的。”

“就是你店家豪氣,要包了鄉裏的鴨鵝,也不可得。如今這長安城裏食口繁衍,官人們行事又豪奢,京畿道興德府、馮翊、上洛、鳳翔、新平這幾個州郡,雞、鴨、鵝要不是都在皇莊裏,要不是早被人收光了,哪輪得到咱?前頭要拿薑醋雞出名頭的王家食店,某聽聞收雞都收到關內道去了。”

薛秀想,好麼,這又繞回到之前自己想過的規模化養殖的事情了。確實,在沒有工業時代的規模化養殖之前,雞、鴨、鵝等禽類也不是那麼容易供應的,沒有飼料、沒有養殖密度,一個村裏一年到頭也出不了一兩百隻雞,而一間開封菜,一天怕不就要用掉千把隻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