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張家食店,現在的薛家食店,作為一個門臉不大的唐朝食店,並不像後世那樣能夠一張菜單展開,各種煎炒燜炸的菜肴隨點隨下單,事實上,它更像後世的快餐店,準確一點的說,更像一家西安小吃店,除了沒有冰峰汽水。
廚子趙二用食盤端上來的包括一份羊雜碎湯,一份六個饅頭,三個蒸的,三個烤的,一壺西市腔的好酒,還配有一個小碟子的黑醋,一小碟子的藠頭來調味佐餐。
這就是食客們來吃堂食的時候典型的一人份的吃食。
唐朝人是分餐製的,所以哪怕客人是呼朋喚友而來,其實也是這樣一個食盤一個食盤端上去的。
薛秀心想,這不典型的一個西安小吃套餐麼!除了把汽水換成了黃酒,肉夾饃是封口的。
他不禁恍惚了一下,又想,自己確實是在西安,不過是一千三百年前的西安。
趙二把菜品端到薛秀麵前之後,也是一旁侍立,張掌櫃把賬冊放回賬房之後,也又回來二樓,以備谘詢。
好麼,第一次吃個快餐這麼嚴肅,薛秀心想,不過說起來,我大中華飲食文化真的是冠絕全球啊,一千多年前就已經進化出了類似開封菜的東西,西方要等工業文明之後才能發展出來,果然科技樹都點到吃相關的上了,自己也是靠著一千多年後的農業科技成果在開著金手指。
不知道自己的種子還能貢獻出什麼?薛秀充滿著期待。
因為菜品簡單,所以也不用什麼介紹,薛秀就開始吃起來。
他首先舀了一勺羊雜碎來嚐了嚐。
這碗羊雜碎湯已經不能稱之為羊雜碎湯了,分明就是一整碗的羊肉片。既然是正主來試吃,趙二當然拿出了廚房裏最好的羊肉的最肥美的部分,統統下到湯裏煮熟,撈起來把湯都篦了,隻剩下肉裝碗。
薛秀吃起來,覺得羊肉倒是很新鮮,就是切得太大塊了,稍微煮得有點老,他很喜歡吃雜碎來著,但是一點兒都沒有撈到。
薛秀靈機一動,這羊肉這麼弄,完全浪費啊,難道不應該切成薄片弄涮羊肉麼?
涮羊肉火鍋,不用辣椒,也不需要大量植物油,其作為靈魂的蒜泥、芝麻油等調料現在都是有的,隻需要重新搭配、組合一下,就可以創造出來,實乃穿越明朝以前時代的開店賺錢必備啊!
嗯,明天就幹起來!
薛秀想著,興奮了起來。
然後他又舀了不多的一點湯來喝。
湯頭的話,胡椒味道特別濃,估計也是因為是端給他喝的緣故。古代農耕社會時的香料,尤其是胡椒是奢侈品,是可以一顆顆地拿來當貨幣使用的。平時趙二隻在早上下料的時候放一小搓,這次是專門給薛秀的碗裏另外放得多多的。
薛秀被辣得直嗆嗓子,不過他知道人家也是好心,就微笑著沒說什麼。
薛秀誇獎道:“這羊羹不壞!”
趙二裂開嘴笑了:“誰說不是呢!有那些個官人,大老遠從崇仁坊過來,候著西市開門,就是趕著喝咱這一口!”。旁邊掌櫃的也連連附和稱是。
薛秀附和著點頭,也不知真假。
然後他又拿起一個蒸饅頭嚐了嚐。
唐朝時,各種麵食已經大量的問世了,後世能吃到的各種麵條、包子、饅頭、餛飩、餡餅,其實就是在那個時候定型、定下做法,並流傳至今的。是以雖然穿唐的話,川菜、小炒什麼的可能沒辦法,但是北方麵食、點心還是不缺的,比穿越到三國時要好很多。
隻是唐朝時,對各種麵食的叫法與現代略微有些區別。比如說,薛秀手裏拿的這個饅頭是有餡兒的,其實是我們後世的包子,而那三個烤饅頭,就跟後世新疆的饢坑烤包子完全是一回事兒了。
薛秀咬開包子,肉汁一下流了出來,裏頭塞滿了羊肉。薛秀穿越以來,過的也是勞動人民的生活,勞動量很大,缺油水,吃到這樣肥厚羊肉的餡料,也是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