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龍看熱鬧】
梅花香自苦寒來
人們隻向往蘇秦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場麵,哪裏知道他背地裏頭懸梁、錐刺股的情形呢!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成倍的付出,哪有讓人眼饞的收獲?想當初,雖然揣著一張大學文憑,但是競爭激烈,工作不好找,又是窮苦人家出身,投入那麼多學費下去而不見產出,麵對這種苦境,蘇秦同學沒有消沉,命苦不怨社會,而是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隻有讓自己更優秀、本事更強,才能脫穎而出。這是蘇秦發家史給人的啟示。
6、 張儀入秦
張儀是魏國人,和蘇秦是同學。據說二人畢業時,老師鬼穀先生摸著張儀的後腦,說:“後!後!”張儀當時聽成了“好!”,於是很歡樂。
可學長蘇秦已經掛了六國相印,張儀還一事無成,此時,他才明白老師那個字的意思。
張儀努力朝著理想大道前進,可處處碰壁,有時候還會碰到歧視與暴力。他曾在楚國令尹(宰相)那裏混吃混喝,一次,飯局將要結束時,宰相發現身上佩戴的玉璧不翼而飛,吃飯的貴族們認真地推理說,那塊玉璧精雕細琢,又是偉大人物所佩戴,價值不菲,可以買一套商品房。很簡單,在座諸位誰沒有房子,誰就是竊賊。
張儀立即被“萬眾矚目”。宰相相信推理結果,叫人把張儀掀翻在地,先在他屁股上招呼了幾百板子,然後詢問:“玉璧在哪裏?”張儀大叫冤枉。宰相是個厚道人,見他死活不承認,隻好放了他。
張儀一瘸一拐地回到出租屋,他女人一麵為他搓揉傷口,一麵歎息說:“你整天去侃大山,現在可好,侃個爛屁股回來。”張儀翻過身來,一本正經地張開嘴:“你看我舌頭還在嗎?”他女人仔細看了一會,的確沒有任何損傷,一本正經地回答:“在。”張儀翻過身去:“這就夠了。”
張儀在床上養傷時,突然接到了蘇秦在趙國的來信。張儀立即奔赴趙國,他本以為時來運轉了。等見到蘇秦後,蘇秦冷得如同一塊冰。在吃飯的時候,所有來的人吃的都是生猛海鮮,隻有張儀吃的是下人才吃的東西。
張儀氣衝鬥牛,質問蘇秦為何差別待遇。蘇秦在眾目睽睽之下譏諷張儀:早知道你混到這步田地,當初就不應該從老師那裏離開。張儀這個傷心啊,於是化悲憤為力量,放下狠話:好你個蘇秦,現在東方五國和南方楚國都照顧你的生意,但西方還有個秦國,我這就去秦國,跟你對著幹!
刻不容緩,張儀帶著舌頭就開始了西進。但舌頭不能當飯吃,喜從天降的是,張儀在路上遇到一位好心人,這人把張儀的吃喝全都包下來,還弄了一輛車子,讓張儀一帆風順地到了秦國。到秦國後,這人又拿出錢財來為張儀找關係,托人情,張儀才終於見到秦惠王。秦惠王幾年前弄丟了蘇秦,見張儀能言善辯,足智多謀,是個不世出的人才呀!趕緊好好接待,給予充分的重視,讓張儀參與謀劃軍國大事。
張儀的好日子有了眉目,第一件事就是要報答一路上幫他的好心人。好心人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蘇秦才是您的大恩人啊!
張儀如墜雲霧裏。好心人就告訴他,蘇秦搞了六國集團,非常擔心這六國意誌不堅定,會在秦國的進攻下背棄盟約,從而招致盟約的破壞。所以,必須要派一個臥底到秦國來享受榮華富貴,至於這個人該做什麼,他自己最清楚。
張儀聽了這些話,大發感慨:“我在他人圈套之中,卻全然不知,我不如蘇秦啊!何況我又剛到異都,哪能謀攻趙國!請代我謝謝蘇秦,他在哪兒,哪裏就是我的禁地!”
“恩人”好一頓感謝,張儀則欷不已。
【阿龍看熱鬧】
有能力,就有榮華富貴
孔子說:“君子憂道不憂貧。”這裏的“道”,其實可以理解成本事。一個人,隻需擔心自己的本事到不到家,有沒有學到真本事就,而不用太操心賺錢的事情。張儀也是孔子這句的實踐者,不管在外受了多大的委屈和痛苦,回家裏,隻要知道自己的舌頭還在,就不緊張。舌,就是張儀的看家寶、全部本事所在。有個年輕跟朋友訴苦,大學畢業八年了,房子車子什麼都掙下。朋友告訴他,八年裏你在兩個名企做到行資深,在四個崗位上做到主管,這就是你的財富!
7、 丹陽之戰
有那麼一段時間,秦惠王特別想要對齊國采取軍事行動,但顧慮齊國與楚國有互助條約,所以就派張儀前往楚國。張儀欺騙楚懷王,說隻要和齊國斷交,秦大王就可以把商於地區的六百裏土地免費給你。楚王不假思索地答應了,跟齊國斷交,然後派人去跟張儀要土地。張儀耍無賴,說當初答應隻有六裏,不是六百裏。楚王對自己的聽力很自信,七竅生煙,要找白眼狼張儀和匪人秦大王玩命。大臣陳軫反對,他說,眼下,反正咱已經和齊大王鬧掰了,現在您又要找秦大王玩命,依小臣看,這沒什麼好處,咱們不如割舍兩座城賄賂秦大王,與他合兵一起,攻打咱的舊情人齊國,撈他個仨瓜倆棗的,這樣咱們的損失就得到補償了。
楚大王餘怒未消,直說這是餿主意,欺騙咱們的本是秦國那廝,人家齊國又沒有得罪咱們。現在和仇人合夥去打朋友,三歲的小孩聽了,都會笑話咱們的。於是,楚大王當天就拜屈為大將,逢侯醜為副將,發兵十萬,從天柱山西北進軍,襲擊秦大王的地盤——藍田。